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土壤原生动物膨胀肾形虫对氮磷元素的响应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9 13:02
  原生动物是继细菌、真菌之后的第三大土壤生物类群,参与土壤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交流。土壤原生动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在土壤碳、氮、磷的矿化和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群落结构受环境影响较大,与植被类型也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首先调查了中国东部北纬45°附近,玉米农田黑土和荒草区黑土中生长的五种植物根围的原生动物群落主要特征,通过分析原生动物丰度、种类及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及植物种类的相关性,筛选出代表性原生动物土壤膨胀肾形虫(Colpoda inflata)。然后从氮、磷元素对该原生动物的影响以及原生动物对氮、磷元素的代谢机制两个方面,深入探究其对氮磷元素的响应机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描述并比较了东北冬季农田和荒草两种类型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了土壤理化因子和植物种类与原生动物多样性和丰度的关系,筛选出代表性原生动物膨胀肾形虫。并初步揭示冬季土壤原生动物多样性主要受到氨氮和硝态氮含量的正向作用和总氮及有机质的负向干扰。2.研究了氮、磷元素单独与联合作用下,对膨胀肾形虫种群增长率的影响。发现单独添加氮、磷元素导致膨胀肾形虫种群增长受到抑制。而氮、磷联合添加,膨胀肾形虫的种群增长率...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土壤原生动物膨胀肾形虫对氮磷元素的响应机制研究


技术路线

黑土,原生动物,荒草,农田


第2章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代表性原生动物的筛选17soil1soil2ZeamaysL.MiscanthusfloridulusArtemisiascopariaSetariaviridisErigeronspeciosus050100150200250300SarcodinaMastigophoraCiliataAbundance(ind./g)图2-1不同土壤和五种植物根部原生动物平均丰度;soil1:玉米农田黑土,soil2:荒草区黑土Fig.2-1Theaverageabundanceofprotozoaintherhizosphereoffiveplantsanddifferentsoils;soil1:agriculturalsoil,soil2:soilwithweeds图2-2玉米农田黑土、荒草区黑土以及五种植物根部原生动物分布频率热图Fig.2-2Theabundanceandoccurencedfrequencyofprotozoaintherhizosphereoffivetypicalplants,agriculturalsoilandsoilwithweeds

土壤图,相关性分析,指数,多样性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图2-3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Fig.2-3Correlationanalysisbetweendiversityindexandsoilphysiochemicalproperties*:P<0.05,相关性显著,**:P<0.01,相关性极显著*: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5level(2-tailed),**: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稻鸭复合系统中氮、磷循环与迁移研究[J]. 吴涛,黄璜,王忍,谷婕,伍佳,向继恩,隆斌庆,吕广动.  作物研究. 2019(05)
[2]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分布特征[J]. 马源,李林芝,张德罡,杨洁,姚玉娇,陈建纲.  草地学报. 2019(04)
[3]施用石灰氮对烟株生长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樊祖清,李红丽,芦阿虔,王岩,段宏群,程仲记.  河南农业科学. 2019(06)
[4]微藻-细菌共生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皮永蕊,吕永红,柳莹,唐永政,高丽,包木太.  微生物学报. 2019(06)
[5]植物对氮磷元素吸收利用的生理生态学过程研究进展[J]. 李诗奇,李政,王仙宁,张沛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19(03)
[6]微生物亚硝酸盐还原酶的研究进展[J]. 张庆芳,李美玉,王晓辉,胡善松,于爽,迟乃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11)
[7]氮添加对森林植物磷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J]. 冯婵莹,郑成洋,田地.  植物生态学报. 2019(03)
[8]SMB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脱氮效能及其微生物多样性[J]. 敬双怡,李岩,于玲红,杨文焕,朱浩君,李卫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01)
[9]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J]. 马宝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12)
[10]微生物在污泥无害化处理中的应用[J]. 高杰.  绿色科技. 2018(10)

博士论文
[1]自养菌—异养菌协同反硝化脱硫工艺的运行与调控策略[D]. 陈川.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土壤动物、植食者和植株品种对稻田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D]. 张腾昊.南京农业大学 2014
[2]反硝化脱硫工艺的启动和运行效能研究[D]. 周旭.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3]低温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研究[D]. 张雷.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4]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纤毛虫研究[D]. 孟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
[5]硝化细菌的富集培养及氨单加氧酶基因片段的PCR扩增[D]. 张伟.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01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01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8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