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调研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1-09-24 22:24
黄河下游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从树种运用上来看,"杨柳榆槐椿,楸构梓两桐"已成为黄河下游地区"四旁"植树、护路护岸护滩的当家树种;从草种选择运用上来看,除饲草用途外,边坡绿化、湿地保护中草本植物的利用率逐渐增加,效果越来越好。多年来,黄河下游地区在开展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中,边探索边治理,逐渐积累了一套较为成功的做法。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对黄河下游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作出的指示精神,在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范围内河道两侧开展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可充分发挥其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独特改善作用,推动黄河下游两岸人民奔小康步伐,促进这一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黄河下游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现状
1.1 从树种运用上来看,“杨柳榆槐椿,楸构梓两桐”已成为黄河下游地区“四旁”植树、护路护岸护滩的当家树种
1.2 从草种选择运用上来看,除饲草用途外,边坡绿化、湿地保护中草本植物的利用率逐渐增加,效果越来越好
2 黄河下游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2.1 郑州黄河滩区大面积种植宿根牧草,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追求多方位的经济效益,生态建设理念逐步深化
2.2 黄河古河道的河南封丘通过开展金银花基地建设,有效地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2.3 在东平湖周边开展水土保持植被建设,通过创新融资方式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机制
2.4 在黄河入海口开展湿地保护建设,有效维护了生物多样性
3 黄河下游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用于植被建设的树草种选择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2 植物时空布局不尽合理,没有做到统筹安排
3.3 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突出
3.4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不紧密,两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3.5 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的多部门参与机制需要协调创新
3.6 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定额偏离市场太多,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数量和质量
4 黄河下游地区开展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的有关建议
4.1 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要材料
4.2 采用多种植物搭配构建复层模式
4.3 推广近自然式造林手段
4.4 尽量运用高效水土保持植物以体现生态经济功能
本文编号:3408546
【文章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黄河下游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现状
1.1 从树种运用上来看,“杨柳榆槐椿,楸构梓两桐”已成为黄河下游地区“四旁”植树、护路护岸护滩的当家树种
1.2 从草种选择运用上来看,除饲草用途外,边坡绿化、湿地保护中草本植物的利用率逐渐增加,效果越来越好
2 黄河下游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2.1 郑州黄河滩区大面积种植宿根牧草,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追求多方位的经济效益,生态建设理念逐步深化
2.2 黄河古河道的河南封丘通过开展金银花基地建设,有效地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2.3 在东平湖周边开展水土保持植被建设,通过创新融资方式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机制
2.4 在黄河入海口开展湿地保护建设,有效维护了生物多样性
3 黄河下游地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用于植被建设的树草种选择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2 植物时空布局不尽合理,没有做到统筹安排
3.3 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突出
3.4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不紧密,两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3.5 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的多部门参与机制需要协调创新
3.6 水土保持植被建设定额偏离市场太多,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数量和质量
4 黄河下游地区开展水土保持植被建设的有关建议
4.1 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要材料
4.2 采用多种植物搭配构建复层模式
4.3 推广近自然式造林手段
4.4 尽量运用高效水土保持植物以体现生态经济功能
本文编号:3408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0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