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堆城南露天水土流失灾害现状调查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30 00:49
水土流失灾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金堆城南露天开采项目位于秦岭南缘中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降雨较为集中,人为工程活动频繁,致使项目区地表土壤和植被破环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灾害的发生。因此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灾害进行调查及评价研究,分析水土流失灾害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及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益,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根据现场调查,分析了金堆城南露天项目区地质地貌、气候特征、土壤植被及人为工程活动等影响水土流失灾害的因素。2、设计径流小区试验,试验设置冲刷流量分别为2.6l/min、3.7l/min、4.5l/min,坡度分别为10°、20°、30°,采用组合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通过对径流小区试验过程中产流量及产沙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了径流小区坡面在不同试验冲刷量、不同试验坡度条件下坡面径流流速和水力参数随冲刷历时的变化特征,以及坡面产沙率随冲刷历时的变化特征。3、通过侵蚀沟样方调查法,分析统计了水土流失造成的侵蚀沟在项目区的分布规律及发育情况。并通过径流小区观测天然降雨对坡面土壤的侵蚀过程,得出了坡面土壤侵蚀由面蚀侵蚀向细...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1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榆神府矿区水体湿地演化驱动力分析[J]. 马雄德,范立民,张晓团,张红强,张云峰,申涛. 煤炭学报. 2015(05)
[2]宁西铁路复线工程建设对水源地保护的影响研究[J]. 王旭钧,郑苗苗. 陕西水利. 2013(02)
[3]十天高速公路安康东段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析[J]. 张和平.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11)
[4]新疆水土流失时空分布规律性研究与防治对策[J]. 孜来汗.达吾提,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 新疆农业科学. 2010(03)
[5]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J]. 郭索彦,李智广.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05)
[6]陡坡面发育的细沟水动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J]. 李占斌,秦百顺,亢伟,李鹏,李雯,魏霞.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6)
[7]南京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J]. 林杰,张金池,吴玉敏,彭桂兰,施开分,李海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8]我国不同空间尺度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J]. 史德明,史学正,梁音,于东升. 水土保持通报. 2005(05)
[9]重庆市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J]. 吴佩林,鲁奇,甘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5(01)
[10]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途径[J]. 吴佩林,鲁奇.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产沙动力过程与调控研究[D]. 魏霞.西安理工大学 2008
[2]坡面水蚀输沙动力过程试验研究[D]. 王瑄.西安理工大学 2008
[3]黄土坡面片蚀—细沟侵蚀—切沟侵蚀演变与侵蚀产沙过程研究[D]. 张新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金堆南露天水土流失灾害时空特征研究[D]. 景晨平.长安大学 2014
[2]公路建设期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方法研究[D]. 万通通.长安大学 2013
[3]湖北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D]. 吴晓.华中师范大学 2011
[4]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研究[D]. 熊婷.西北师范大学 2011
[5]黄土坡面沟蚀发育过程的模拟试验研究[D]. 陈吉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6]陕西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路域生态恢复的研究[D]. 屠剑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7]沟蚀发育过程动态监测研究[D]. 张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8]不同治理措施对侵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D]. 蒋芳市.福建农林大学 2007
[9]建国以来东北地区耕地演化及其生态环境后效[D]. 王慧杰.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0]利用REE示踪法研究黄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D]. 宋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14788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1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榆神府矿区水体湿地演化驱动力分析[J]. 马雄德,范立民,张晓团,张红强,张云峰,申涛. 煤炭学报. 2015(05)
[2]宁西铁路复线工程建设对水源地保护的影响研究[J]. 王旭钧,郑苗苗. 陕西水利. 2013(02)
[3]十天高速公路安康东段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析[J]. 张和平.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11)
[4]新疆水土流失时空分布规律性研究与防治对策[J]. 孜来汗.达吾提,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 新疆农业科学. 2010(03)
[5]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J]. 郭索彦,李智广.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05)
[6]陡坡面发育的细沟水动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J]. 李占斌,秦百顺,亢伟,李鹏,李雯,魏霞.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6)
[7]南京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J]. 林杰,张金池,吴玉敏,彭桂兰,施开分,李海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8]我国不同空间尺度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J]. 史德明,史学正,梁音,于东升. 水土保持通报. 2005(05)
[9]重庆市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J]. 吴佩林,鲁奇,甘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5(01)
[10]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途径[J]. 吴佩林,鲁奇.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产沙动力过程与调控研究[D]. 魏霞.西安理工大学 2008
[2]坡面水蚀输沙动力过程试验研究[D]. 王瑄.西安理工大学 2008
[3]黄土坡面片蚀—细沟侵蚀—切沟侵蚀演变与侵蚀产沙过程研究[D]. 张新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金堆南露天水土流失灾害时空特征研究[D]. 景晨平.长安大学 2014
[2]公路建设期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方法研究[D]. 万通通.长安大学 2013
[3]湖北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D]. 吴晓.华中师范大学 2011
[4]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研究[D]. 熊婷.西北师范大学 2011
[5]黄土坡面沟蚀发育过程的模拟试验研究[D]. 陈吉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6]陕西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路域生态恢复的研究[D]. 屠剑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7]沟蚀发育过程动态监测研究[D]. 张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8]不同治理措施对侵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D]. 蒋芳市.福建农林大学 2007
[9]建国以来东北地区耕地演化及其生态环境后效[D]. 王慧杰.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0]利用REE示踪法研究黄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D]. 宋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14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1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