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2 12:16
20172018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灌区的通辽市开鲁县蔡家堡村,选择中壤土和砂壤土两个土壤类型玉米地,以秸秆还田不施腐熟剂为对照(CK),研究玉米秸秆还田配施人元秸秆腐熟剂和中农绿康秸秆腐熟剂(分别标记为中壤人元菌剂、砂壤人元菌剂、中壤中农绿康菌剂、砂壤中农绿康菌剂,分别简写为ZR-RY、SR-RY、ZR-ZN、SR-ZN),对春玉米群体冠层生理特性、根系形态特征、物质积累转运、土壤理化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揭示西辽河平原不同土壤类型下腐熟剂对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效应的差异性,为生产中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玉米秸秆腐熟剂提供指导。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中壤土和砂壤土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各处理春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不同层位叶面积指数、SPAD值、叶绿素密度、叶片SOD、POD活性均大于对照,其中ZR-RY>ZR-ZN>ZR-CK,SR-ZN>SR-RY>SR-CK;同一腐熟剂在不同质地土壤仅ZR-RY叶面积指数、SPAD值、叶绿素密度、叶片SOD、POD活性显著高于SR-RY,MDA含量则相反,ZR-ZN与SR-ZN差异不显著。2.中壤土和砂壤土秸秆还...
【文章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可知,2年各处理不同层位叶面积指数均为下部叶片>中部叶片>
图 2 春玉米群体不同层位叶面积指数的影响Figure 2 Effect on leaf area index of different layers in spring maize population3.1.4 各处理对春玉米群体比叶面积的影响比叶面积是单位叶面积与叶片干重之比,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叶片截获光的能力和在强光下的自我保护能力,是评价群体冠层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65]。由图 3 可知,2 年,中壤土各处理吐丝期比叶面积为 ZR-CK>ZR-ZN>ZR-RY,且 ZR-CK 比叶面积显著高于 ZR-ZN 和 ZR-RY ;砂壤土秸秆还田表现为 SR-CK>SR-RY>SR-ZN,且 SR-CK 和 SR-RY 比叶面积显著高于SR-ZN。
图 3 春玉米群体吐丝期比叶面积的影响Figure 3 Effect on specific leaf area at silking stage of spring maize population3.2 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春玉米群体冠层生理特性的影响3.2.1 各处理对春玉米群体 SPAD 值的影响SPAD 值又被称为叶色值,能够反映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是衡量叶片光合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值越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越高[66-70]。表 3 春玉米群体 SPAD 值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n SPAD value of spring maize population年份Year处理Treatment吐丝期 Silking 乳熟期 Milking穗位上叶 穗位叶 穗位下叶 穗位上叶 穗位叶 穗位下叶ZR-CK 57.60±4.17b 55.70±4.01b 54.20±3.16b 51.60±3.18b 48.70±2.57b 47.20±3.19bZR-ZN 59.40±3.27a 57.50±3.98a 54.90±2.97a 51.40±3.29a 48.50±3.19a 47.90±3.05aZR-RY 63.10±3.45a 61.80±2.97a 60.60±3.23a 58.10±2.81a 57.80±3.22a 55.60±2.68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植烟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樊俊,谭军,王瑞,赵秀云,李伟. 烟草科技. 2019(02)
[2]秸秆还田量和腐熟剂对秸秆降解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萨如拉,杨恒山,范富,邰继承. 河南农业科学. 2018(09)
[3]隔年秸秆还田对连作玉米养分积累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 萨如拉,于宗波,邰继承,范秀艳. 玉米科学. 2019(03)
[4]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风沙土玉米生育特性及土壤活性碳、氮的影响[J]. 刘慧屿,刘慧颖,娄春荣,华利民,张鑫,陈玥,何志刚. 土壤通报. 2018(01)
[5]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6]不同耕作措施下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和微生物量的影响[J]. 李纯燕,杨恒山,萨如拉,张瑞富,曹倩,张丽娟.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1)
[7]秸秆还田配施肥料及腐熟剂对土壤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李国阳,燕照玲,李仟,卫丽,关小康,王同朝. 河南农业科学. 2016(08)
[8]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氮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庞党伟,陈金,唐玉海,尹燕枰,杨东清,崔正勇,郑孟静,李勇,王振林. 作物学报. 2016(11)
[9]深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肥力的影响[J]. 冀保毅,赵亚丽,郭海斌,李传保,穆心愿,李潮海. 玉米科学. 2015(04)
[10]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低产黄泥田的改良作用[J]. 胡诚,陈云峰,乔艳,刘东海,张顺陶,李双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深松措施下磷肥深施提高春玉米磷效率的生理机制[D]. 张瑞富.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2]超高产春玉米根冠特性及钾素养分调控效应的研究[D]. 张玉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 李春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基于高光谱遥感的玉米冠层参数及叶绿素估算模型研究[D]. 刘桂鹏.沈阳农业大学 2016
[3]秸秆喷施快速腐熟剂后还田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冷麟良.吉林农业大学 2012
[4]微生物菌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D]. 李小磊.河北农业大学 2011
[5]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特性及与地上部关系的研究[D]. 管建慧.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32563
【文章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可知,2年各处理不同层位叶面积指数均为下部叶片>中部叶片>
图 2 春玉米群体不同层位叶面积指数的影响Figure 2 Effect on leaf area index of different layers in spring maize population3.1.4 各处理对春玉米群体比叶面积的影响比叶面积是单位叶面积与叶片干重之比,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叶片截获光的能力和在强光下的自我保护能力,是评价群体冠层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65]。由图 3 可知,2 年,中壤土各处理吐丝期比叶面积为 ZR-CK>ZR-ZN>ZR-RY,且 ZR-CK 比叶面积显著高于 ZR-ZN 和 ZR-RY ;砂壤土秸秆还田表现为 SR-CK>SR-RY>SR-ZN,且 SR-CK 和 SR-RY 比叶面积显著高于SR-ZN。
图 3 春玉米群体吐丝期比叶面积的影响Figure 3 Effect on specific leaf area at silking stage of spring maize population3.2 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春玉米群体冠层生理特性的影响3.2.1 各处理对春玉米群体 SPAD 值的影响SPAD 值又被称为叶色值,能够反映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是衡量叶片光合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值越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越高[66-70]。表 3 春玉米群体 SPAD 值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n SPAD value of spring maize population年份Year处理Treatment吐丝期 Silking 乳熟期 Milking穗位上叶 穗位叶 穗位下叶 穗位上叶 穗位叶 穗位下叶ZR-CK 57.60±4.17b 55.70±4.01b 54.20±3.16b 51.60±3.18b 48.70±2.57b 47.20±3.19bZR-ZN 59.40±3.27a 57.50±3.98a 54.90±2.97a 51.40±3.29a 48.50±3.19a 47.90±3.05aZR-RY 63.10±3.45a 61.80±2.97a 60.60±3.23a 58.10±2.81a 57.80±3.22a 55.60±2.68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植烟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樊俊,谭军,王瑞,赵秀云,李伟. 烟草科技. 2019(02)
[2]秸秆还田量和腐熟剂对秸秆降解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萨如拉,杨恒山,范富,邰继承. 河南农业科学. 2018(09)
[3]隔年秸秆还田对连作玉米养分积累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 萨如拉,于宗波,邰继承,范秀艳. 玉米科学. 2019(03)
[4]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风沙土玉米生育特性及土壤活性碳、氮的影响[J]. 刘慧屿,刘慧颖,娄春荣,华利民,张鑫,陈玥,何志刚. 土壤通报. 2018(01)
[5]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6]不同耕作措施下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和微生物量的影响[J]. 李纯燕,杨恒山,萨如拉,张瑞富,曹倩,张丽娟.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1)
[7]秸秆还田配施肥料及腐熟剂对土壤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李国阳,燕照玲,李仟,卫丽,关小康,王同朝. 河南农业科学. 2016(08)
[8]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氮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庞党伟,陈金,唐玉海,尹燕枰,杨东清,崔正勇,郑孟静,李勇,王振林. 作物学报. 2016(11)
[9]深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肥力的影响[J]. 冀保毅,赵亚丽,郭海斌,李传保,穆心愿,李潮海. 玉米科学. 2015(04)
[10]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低产黄泥田的改良作用[J]. 胡诚,陈云峰,乔艳,刘东海,张顺陶,李双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深松措施下磷肥深施提高春玉米磷效率的生理机制[D]. 张瑞富.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2]超高产春玉米根冠特性及钾素养分调控效应的研究[D]. 张玉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 李春阳.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基于高光谱遥感的玉米冠层参数及叶绿素估算模型研究[D]. 刘桂鹏.沈阳农业大学 2016
[3]秸秆喷施快速腐熟剂后还田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冷麟良.吉林农业大学 2012
[4]微生物菌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D]. 李小磊.河北农业大学 2011
[5]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特性及与地上部关系的研究[D]. 管建慧.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32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32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