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侯光炯学术思想:历史、哲学与表达

发布时间:2021-10-17 09:18
  学术思想作为人类理性认知的系统化,是特定时代的学术精英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体现,往往蕴含有超越该时代的最大信息量。因此,以某位大师或学术精英为个案,探究其学术活动及学术思想,是站在学术史的角度回观和展望某个时代某个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侯光炯先生(1905~1996),又名侯翼如,英文名Hou Kuangchun(K.C. Hou OR Hou Guangjiong),是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前学部委员)、英国皇家学会资深会员、国家一级教授,也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之一、农业土壤学的先驱和奠基人,堪称为一代宗师、学界楷模、农学泰斗。侯光炯先生的学术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其学术成就与高尚品格早已为众名家所写、世人所传颂,但发掘和升华其学术人生及思想仍兼具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关照性于一体,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土壤学发展、传承侯光炯先生学术遗产以及加强良好学术风气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外有关侯光炯先生农业土壤的探讨和纪实或纪念性研究成果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史料,对侯光炯学术思想研究有着深刻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系统的全面的侯光炯学术思想研究尚未起步,目前的研究呈现出...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推动现代农业土壤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1.1.2 传承侯光炯先生学术遗产的必然要求
        1.1.3 加强良好学术风气建设的现实要求
    1.2 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发端溯源
    2.1 侯光炯先生的学术简传
    2.2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发端
        2.2.1 欧美土壤学派
        2.2.2 前苏联土壤学派
        2.2.3 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学派
    2.3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渊源
        2.3.1 社会环境的影响
        2.3.2 家庭环境的熏陶
        2.3.3 良师的教诲指引
        2.3.4 自身的因素使然
    2.4 小结
第3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哲学透视
    3.1 学术价值观:“殚精竭虑为三农”
        3.1.1 服务农业:土壤科学服务于农业生产
        3.1.2 扎根农村:心系田野与大地
        3.1.3 尊重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
    3.2 科学研究方法:“躬身实践获真知”
        3.2.1 长期蹲点农村的研究之路
        3.2.2 研究方法:农民经验与田间实验相结合
        3.2.3 对话与融合:国外考察、访问交流与合作
    3.3 治学理念与风格:“求实创新建丰碑”
        3.3.1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3.2 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
        3.3.3 天、地、人、物统一体思想
        3.3.4 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理念
    3.4 小结
第4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土壤理论
    4.1 农业土壤科学的创建及其生产实践性
        4.1.1 农业土壤科学的创建
        4.1.2 农业土壤学的生产实践性
    4.2 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
        4.2.1 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概况
        4.2.2 农业土壤及其生理性
        4.2.3 土壤肥力及其本质
        4.2.4 土壤培肥与改良的新途径
    4.3 农业土壤分类研究
        4.3.1 农业土壤分类的基本理论
        4.3.2 水稻土的生理分类
        4.3.3 紫色土的发生学分类
    4.4 土壤普查与农业区划研究
        4.4.1 土壤普查
        4.4.2 土壤农业区划
    4.5 小结
第5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生态系统学
    5.1 农业生态系统学理论
        5.1.1 农业生态系统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5.1.2 农业生态系统学理论给予的启示
    5.2 水土保持
        5.2.1 美国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及教训
        5.2.2 水土保持区划的标准及其体系
        5.2.3 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
    5.3 生态农业
        5.3.1 生态农业的土壤肥力理论基础
        5.3.2 建立生态农业基地的类型及作法
        5.3.3 发展生态农业与根治长江洪患
    5.4 配方施肥技术
        5.4.1 农业界施肥实况及农民经验原则
        5.4.2 有机肥配方施肥与合理用肥
    5.5 小结
第6章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水田自然免耕技术
    6.1 自然免耕的理论基础
        6.1.1 免耕与精耕细作的关系
        6.1.2 自然免耕与美国式免耕的区别
        6.1.3 自然免耕技术的实质意义
    6.2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要则及其机理
    6.3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效益及其发展前景
        6.3.1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综合效益
        6.3.2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发展前景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发端溯源
        7.1.2 侯光炯学术思想的哲学透视
        7.1.3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土壤理论
        7.1.4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农业生态系统学
        7.1.5 侯光炯学术思想表达:水田自然免耕技术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侯光炯主要学术贡献
    附录2 侯光炯主要获奖成果
    附录3 侯光炯主要论文
    附录4 侯光炯主要教材著作
    附录5 侯光炯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稻田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的研究进展[J]. 王瑜,马加清,张士永,赵庆雷,陈博聪,刘奇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3(05)
[2]中国水土保持区划方案初步研究[J]. 赵岩,王治国,孙保平,张超,纪强,冯磊,赵乾坤.  地理学报. 2013(03)
[3]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轻组有机碳的影响[J]. 张军科,江长胜,郝庆菊,吴艳,谢德体.  生态学报. 2012(14)
[4]坡地植物篱技术的效益及其评价研究综述[J]. 蒲玉琳,谢德体,丁恩俊.  土壤. 2012(03)
[5]三峡库区皇竹草植物篱对坡面土壤分形特征及可蚀性的影响[J]. 马云,何丙辉,何建林,谌芸,郭甜,黄巍,李建兴.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4)
[6]基于水动力学的紫色土区植物篱控制面源污染的临界带间距确定[J]. 马云,何丙辉,何建林,吴咏,向明辉,谌芸,唐春霞,郭甜.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4)
[7]我国现代土壤科学的起源——纪念前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成立80周年[J]. 龚子同,王浩清,张甘霖.  土壤. 2010(06)
[8]20世纪美国土壤学家对中国土壤地理学的贡献[J]. 龚子同,王志刚,Jeremy Landon Darilek,黄标,张甘霖.  土壤通报. 2010(06)
[9]北洋政府时期发展近代化农业的政策与实践[J]. 张玉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10]面向不断变化世界,创新未来土壤科学——第19届世界土壤学大会综合报道[J]. 赵其国,周健民,沈仁芳,滕应.  土壤. 2010(05)

博士论文
[1]植物篱—农作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磷流失效应及综合生态效益评价[D]. 蒲玉琳.西南大学 2013
[2]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D]. 任耀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3]时空转换和意动空间[D]. 刘小虎.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稻田自然免耕体系土壤微生物及有机质周转研究[D]. 张磊.西南农业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民初农业政策及效果分析[D]. 张鹏.河北经贸大学 2011
[2]钱学森综合集成思想研究[D]. 方超.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
[3]赵长庚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上篇)[D]. 杨黎黎.重庆大学 2010
[4]赵长庚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下篇)[D]. 刘柳.重庆大学 2010
[5]马克伟学术思想研究[D]. 蒿婉姝.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6]冉冉流芳惊绝代[D]. 孔志伟.天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41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41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