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高寒沙地不同生态治理模式下土壤碳氮磷储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发布时间:2021-10-19 07:06
选取单植牧草、单植灌木、灌草间作、灌药间作4种生态模式治理5年后的川西北高寒沙地为研究对象,以未治理裸沙地为对照,分析了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治理能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含量和储量以及C/N、C/P、N/P,其中灌草间作提升效果最显著,其0~10和10~20 cm土层的SOC、TN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模式,且0~40 cm土层SOC储量分别比单植牧草、单植灌木、灌草间作、对照高13.4%、15.6%、17.1%、43.2%。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水量与SOC、TN和T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则与SOC、TN和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含水量与C/N、C/P在10~20 cm土层呈显著正相关。川西北高寒沙地土壤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比受生态治理措施和土层深度的影响,本研究条件下灌草间作模式最有利于改善沙地土壤环境质量。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2.2 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碳、氮、磷储量
2.3 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 讨 论
3.1 生态治理模式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2 生态治理模式对土壤碳氮磷储量的影响
3.3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变化对沙地质量恢复的表征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壤侵蚀退化马尾松林下不同治理模式土壤化学计量特征[J]. 王玉婷,查轩,陈世发,白永会,毛兰花,常松涛.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1)
[2]高寒草甸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对草地退化的响应[J]. 马源,李林芝,张德罡,肖海龙,陈建纲.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9)
[3]植物沙障不同种植模式对川西北沙地的恢复效应[J]. 苟小林,刘文辉,陈有军,周蓉,周青平. 草业学报. 2019(06)
[4]腾格里沙漠草方格固沙林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 罗雅曦,刘任涛,张静,常海涛.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2)
[5]围封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尹亚丽,王玉琴,李世雄,刘燕,赵文,马玉寿,鲍根生.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1)
[6]不同利用方式对江西省农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张晗,欧阳真程,赵小敏. 环境科学学报. 2019(03)
[7]沙地植被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J]. 杨祥祥,李梦琦,何兴东,王学增,尤万学,余殿,张彩华,陈娜.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9)
[8]油茶间作不同绿肥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J]. 丁怡飞,曹永庆,姚小华,傅松玲,张平安,楼新良.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2)
[9]张北地区退化杨树防护林的水分利用特征[J]. 张欢,曹俊,王化冰,宋波,贾国栋,刘自强,余新晓,曾佳.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5)
[10]塔里木盆地北缘典型荒漠植物根系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J]. 安申群,贡璐,朱美玲,李红林,解丽娜,罗艳. 生态学报. 2017(16)
本文编号:3444389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2.2 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碳、氮、磷储量
2.3 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 讨 论
3.1 生态治理模式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2 生态治理模式对土壤碳氮磷储量的影响
3.3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变化对沙地质量恢复的表征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壤侵蚀退化马尾松林下不同治理模式土壤化学计量特征[J]. 王玉婷,查轩,陈世发,白永会,毛兰花,常松涛.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1)
[2]高寒草甸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对草地退化的响应[J]. 马源,李林芝,张德罡,肖海龙,陈建纲.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9)
[3]植物沙障不同种植模式对川西北沙地的恢复效应[J]. 苟小林,刘文辉,陈有军,周蓉,周青平. 草业学报. 2019(06)
[4]腾格里沙漠草方格固沙林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 罗雅曦,刘任涛,张静,常海涛.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2)
[5]围封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尹亚丽,王玉琴,李世雄,刘燕,赵文,马玉寿,鲍根生.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1)
[6]不同利用方式对江西省农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张晗,欧阳真程,赵小敏. 环境科学学报. 2019(03)
[7]沙地植被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J]. 杨祥祥,李梦琦,何兴东,王学增,尤万学,余殿,张彩华,陈娜.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9)
[8]油茶间作不同绿肥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J]. 丁怡飞,曹永庆,姚小华,傅松玲,张平安,楼新良.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2)
[9]张北地区退化杨树防护林的水分利用特征[J]. 张欢,曹俊,王化冰,宋波,贾国栋,刘自强,余新晓,曾佳.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5)
[10]塔里木盆地北缘典型荒漠植物根系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J]. 安申群,贡璐,朱美玲,李红林,解丽娜,罗艳. 生态学报. 2017(16)
本文编号:3444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4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