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莱氏野村菌抑制棉铃虫先天免疫机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9 19:45
  莱氏野村菌(Nomuraearileyi)是一种能够感染昆虫的真菌,在田间主要感染鳞翅目夜蛾科的农业害虫,具有较大的生防应用前景。研究莱氏野村菌抑制宿主昆虫免疫反应的机理,能够加深我们关于昆虫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的方面的理解,并可为将来通过遗传改良等手段提高莱氏野村菌的毒力打下基础。在本项研究中,我们检测了莱氏野村菌感染对宿主昆虫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先天免疫反应的影响,并对它抑制棉铃虫先天免疫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1.体液免疫反应研究表明,被莱氏野村菌感染后,棉铃虫的酚氧化酶原激活反应被抑制。2.细胞免疫反应研究表明,被莱氏野村菌感染后,棉铃虫血细胞总数没有受到影响,但血细胞的吞噬、形成结节和包囊的能力显著下降,延展能力也显著降低。3.为了进一步揭示莱氏野村菌抑制棉铃虫细胞免疫反应的机理,我们用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phalloidin)对棉铃虫血细胞的骨架进行了染色,结果表明莱氏野村菌感染后棉铃虫血细胞的细胞骨架发生了紊乱,进而抑制各细胞免疫反应。4.我们还通过体外分析法研究了感染有莱氏野村菌的棉铃虫血清对正常棉铃虫血细胞延展能力的影响,结果显...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莱氏野村菌抑制棉铃虫先天免疫机理的研究


图1.未感染和感染莱氏野村菌的棉铃虫??

存活率曲线,莱氏野村菌,棉铃虫,分生孢子


3.3莱氏野村菌毒力的测定??用不同浓度的莱氏野村菌分生孢子注射感染棉铃虫,逐日记载每组死亡的虫体??数,最终绘制存活曲线(图3)。如图所示,随着莱氏野村菌分生孢子浓度的増加,??棉铃虫的死亡率也逐渐增加。当注射浓度为105个分生孢子/虫时,该组试虫全部死??18??

莱氏野村菌,棉铃虫,吞噬能力,血细胞


3.5.2感染莱氏野村菌对棉铃虫血细胞吞噬反应的影响??在感染莱氏野村菌后的不同时间点采集棉铃虫的血淋巴,进行体外吞噬活性分??析。如图6所示,在感染莱氏野村菌后的12h、24h、48h,与对照组相比,棉铃虫??血细胞吞嗤率显著性下调。表明在感染莱氏野村菌后,棉铃虫血细胞的吞噬能力受??到明显的抑制。??While?fight?Fliioresc^nce??图6.感染莱氏野村菌对棉铃虫血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Fig?6.?Phagocytosis?rate?of?H.armigera?infected?with?N.rileyi??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真菌杀虫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解娇,刘霞,张正坤,徐文静,李启云.  吉林农业科学. 2012(01)
[2]昆虫病原丝状菌Nomuraea rileyi产生的杀虫毒素[J]. 叶孟兆,韩关佑,傅春玲,鲍建荣.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3(01)



本文编号:3445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45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6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