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植被覆盖和降雨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机制 ——以堵河流域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1 14:26
  流域侵蚀产沙和水文过程影响因素众多,短时间内地形、土壤等因素相对稳定,而植被覆盖和降雨易变。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施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垦殖面积与规模持续快速扩大,但由此也导致了大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在90年代后期,我国政府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长治工程以及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建设工程,使得植被覆盖显著提高,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暴雨事件频发加重了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难度。为了深入理解植被覆盖和降雨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机制,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典型流域——堵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水文、气象长期监测数据,结合流域地形、土壤、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等资料,系统研究了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阐明了暴雨时空格局和流域产流产沙过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气候-植被-水沙过程复杂系统的解耦方法,定量分离了气候和植被覆盖对流域水文过程直接和间接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堵河流域及其子流域径流量、径流泥沙浓度和产沙量,揭示不同...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植被覆盖和降雨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机制 ——以堵河流域为例


气候因素变化影响径流和侵蚀的主要途径示意图(PruskiandNearing,2002)

界面图,软件运行,界面,土壤侵蚀


图2-2 CiteSpace软件运行界面Fig. 2-2 View of CiteSpace2.5.1 研究规模演变1990-2017 年期间共有 8917 篇 SCI 文章关于流域土壤侵蚀和泥沙的研究。文章数量从 1990 年年均 21 篇 SCI 增加到 2017 年年均 737 篇,增长了约 35 倍(图 2-3)。近十年(2008-2017)发表的文章累计数量为 5818 篇,占 1990-201年间发表文章总数的 65.3%。

发文量,引用量


图2-3 1990-2017年年均发文量和累积发文量变化Fig. 2-3Annual total articles and cumulative articles during 1990-2017引用次数通常被认为是文章影响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统计了年总引用量变化趋势,即引用每年发表的论文的出版物数量(图 2-4)。结果表明年总引用量在2005 年之前波动较大,2005 年之后数量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篇均引用量变化趋势与总引用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1990-2005 年,每篇文章的平均引用率在25.0~56.2 之间波动,之后平均引用率从 2005 年的 33.3 降至 2017 年的 2.0。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文章是近五年发表,而引用量是有滞后期的。此外,2001,2003,2005,2007 和 2008 年的年总引用量均高于 11000,表明这些年份中更多的文章被引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坡面水文连通性的黄河下游河岸缓冲带植被格局优化[J]. 曹梓豪,赵清贺,左宪禹,丁圣彦,张祎帆,徐珊珊,吴东星.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3)
[2]水文连通性研究进展[J]. 高常军,高晓翠,贾朋.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3)
[3]利用两种指纹因子判别小流域泥沙来源[J]. 陈方鑫,张含玉,方怒放,史志华.  水科学进展. 2016(06)
[4]土壤水蚀过程研究回顾[J]. 史志华,宋长青.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5)
[5]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平滩流量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J]. 许炯心.  地理科学. 2016(06)
[6]基于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的坡面水文连通性[J]. 王盛萍,姚安坤,赵小婵.  水科学进展. 2014(04)
[7]谈谈全国水土保持情况普查及成果运用[J]. 刘震.  中国水土保持. 2013(10)
[8]河龙区间近期人类活动减水减沙贡献率分析[J]. 冉大川,吴永红,李雪梅,王富贵,申震洲.  人民黄河. 2012(02)
[9]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Hourly Precipitation over Eastern China in the Warm Season[J]. 张焕,翟盘茂.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05)
[10]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雨强下坡长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J]. 陈晓安,蔡强国,张利超,郑明国,綦俊谕,李君兰.  土壤通报. 2011(03)

博士论文
[1]黄河中游径流及输沙格局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D]. 岳晓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小流域降雨—径流—产沙关系及水土保持措施响应[D]. 方怒放.华中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49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49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a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