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和轮作稻田土壤有机碳氮演变特征
发布时间:2021-10-23 00:52
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和轮作下南方稻田土壤有机碳氮演变特征,本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丰产因子长期定位实验、水田轮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测定了1982年至2012年每6年一次的历史土壤样品的颗粒含量、颗粒有机碳含量和养分含量,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和轮作稻田颗粒有机碳库演变特征与土壤肥力关系;采用淹水培养方法测定土壤氮矿化累积量,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和轮作稻田氮矿化演变特征与土壤肥力关系,寻找能够指示土壤肥力的有机碳库和氮矿化参数,为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与CK相比,长期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配施(NPKM)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细粘粒(0-0.2μm)、粗粘粒(0.2-2μm)、细粉粒(2-5μm)、砂粒(53-2000μm)有机碳含量。不同施肥处理中均以土壤细粘粒、粗粘粒有机碳含量最高,平均有机碳含量为23.41g/kg、23.51g/kg,但是占土壤总有机碳的19.13%、42.53%。施加有机肥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长期不同施肥12年左右土壤总有机碳、细粉粒有机碳含量呈稳定状态,细粘粒有机碳、粗粘粒有机碳含量随种植年限显著增加,有机碳含量没有稳定...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种植方式30年的稻田土壤颗粒含量
不同种植方式30年的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的稻田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期施肥红壤稻田有机碳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J]. 余喜初,李大明,柳开楼,黄庆海,叶会财,徐小林,陈明,胡惠文. 土壤. 2013(04)
[2]长期施肥下红壤有机碳及其颗粒组分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J]. 张敬业,张文菊,徐明岗,黄庆海,骆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4)
[3]氮肥运筹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无机氮淋失的影响[J]. 孙世友,刘孟朝,张国印,赵姗姗,茹淑华,王凌,耿暖. 河北农业科学. 2012(05)
[4]东北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剖面无机氮的变化特征[J]. 蔡红光,张秀芝,任军,冯国忠,高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5]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 蔡红光,米国华,张秀芝,任军,冯国忠,高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1)
[6]绿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微生物量及供氮能力的影响[J]. 李正,刘国顺,敬海霞,叶协锋,解昌盛,向永光,张文平,杨超,王永,习相银. 草业学报. 2011(06)
[7]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 高菊生,曹卫东,李冬初,徐明岗,曾希柏,聂军,张文菊. 生态学报. 2011(16)
[8]微生物介导的碳氮循环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 沈菊培,贺纪正. 生态学报. 2011(11)
[9]长期施用绿肥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李继明,黄庆海,袁天佑,曹金华,余喜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03)
[10]供氮方式对黑土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影响[J]. 严君,韩晓增,祖伟.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D]. 佟小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长期施肥对红壤不同来源有机碳组分及周转的影响[D]. 张敬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2]蚯蚓活动对土壤氮素矿化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D]. 刘宾.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2149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种植方式30年的稻田土壤颗粒含量
不同种植方式30年的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的稻田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期施肥红壤稻田有机碳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J]. 余喜初,李大明,柳开楼,黄庆海,叶会财,徐小林,陈明,胡惠文. 土壤. 2013(04)
[2]长期施肥下红壤有机碳及其颗粒组分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J]. 张敬业,张文菊,徐明岗,黄庆海,骆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4)
[3]氮肥运筹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无机氮淋失的影响[J]. 孙世友,刘孟朝,张国印,赵姗姗,茹淑华,王凌,耿暖. 河北农业科学. 2012(05)
[4]东北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剖面无机氮的变化特征[J]. 蔡红光,张秀芝,任军,冯国忠,高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5]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 蔡红光,米国华,张秀芝,任军,冯国忠,高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1)
[6]绿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微生物量及供氮能力的影响[J]. 李正,刘国顺,敬海霞,叶协锋,解昌盛,向永光,张文平,杨超,王永,习相银. 草业学报. 2011(06)
[7]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 高菊生,曹卫东,李冬初,徐明岗,曾希柏,聂军,张文菊. 生态学报. 2011(16)
[8]微生物介导的碳氮循环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 沈菊培,贺纪正. 生态学报. 2011(11)
[9]长期施用绿肥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李继明,黄庆海,袁天佑,曹金华,余喜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03)
[10]供氮方式对黑土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影响[J]. 严君,韩晓增,祖伟.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D]. 佟小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长期施肥对红壤不同来源有机碳组分及周转的影响[D]. 张敬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2]蚯蚓活动对土壤氮素矿化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D]. 刘宾.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2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5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