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对原生盐碱土微团聚体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9 13:16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原生盐碱土微团聚体粒径分布状况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间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施用有机物料的原生盐碱土为试验对象,设置空白处理(CK)、颗粒状秸秆处理(GW)、正常玉米秸秆处理(CS)、牧草处理(GS)和羊粪处理(SM),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有机物料施用下土壤微团聚体的粒径分布状况及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间有机碳含量,分析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间有机碳对土壤微团聚体稳定性的贡献。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各处理较CK处理均增加土壤2~0.25 mm的团聚体含量,增幅为9.02%~20.37%,其大小排序为GW>SM>GS>CS>CK。对于其他粒径微团聚体分布影响则有所差异。总体来说,有机物料处理增加了土壤大粒径团聚体含量,减少了土壤小粒径团聚体含量。不同有机物料的施用均能增加各粒径土壤微团聚体间有机碳含量。同时,有机物料的施用增加了土壤微团聚体的稳定性,采用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分析、冗余分析以及主成分因子分析,表明施用颗粒秸秆更有利于增加土壤微团聚体的稳定性。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土壤微团聚体粒径分布情况
由图2可知,有机物料使盐碱土MWD显著提高,其中增加最多的是GW处理,其次是SM、GS处理,最后是CS处理,分别增加18.91%,14.25%,9.85%和8.79%。与此相反,有机物料的施用使盐碱土RMD、PCM和D均有所下降,有机物料的施用降低了盐碱土RMD,与CK相比,降低16.99%~37.36%,其中SM处理降幅最高,其排序为SM<GW<GS<CS<CK。从土壤PCM来看,有机物料各处理与CK相比分别降低42.25%(SM处理),29.84%(GS处理),19.85%(GW处理)和16.78%(CS处理)。此外有机物料还田减少土壤微团聚体D,且各处理差异显著,表现为SM处理降低0.81%,GW处理降低0.69%,GS与CS处理分别降低0.39%和0.23%。2.3 有机物料施用下原生盐碱土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表4 土壤微团聚体稳定性与各粒径间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 项目 2~0.25 mm 0.25~0.05 mm 0.05~0.02 mm 0.02~0.002 mm <0.002 mm MWD 0.907** 0.623* 0.953** 0.864** 0.893** RMD -0.643** -0.643* -0.701** -0.746** -0.740** PCM -0.695** -0.519* -0.694** -0.802** -0.753** D -0.789** -0.638* -0.844** -0.661** -0.669**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发现,<0.002 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与分形维数在P<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0.25,0.05~0.02 mm粒径团聚体含量与分形维数在P<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征伴随着粒径微团聚体含量的变化,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随之变化,土壤结构稳定性也将受到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各粒径间有机碳含量均与MWD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各粒径间有机碳含量越高,MWD越大,土壤团聚度越好,各粒径间有机碳含量均与RMD、PCM以及D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各粒径间有机碳含量越高,RMD、PCM以及D越小,土壤结构越稳定。RDA分析表明,2~0.25,0.02~0.002,<0.002 mm有机碳含量(F=3.38,P=0.106;F=17.2,P=0.002;F=0.78,P=0.406)是影响土壤微团聚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表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土壤深度对宁夏石嘴山盐碱地细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J]. 水燕,徐增洪,刘国锋. 生态学报. 2019(10)
[2]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贾立辉,朱平.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1)
[3]不同白榆品系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盐分离子的分布与吸收[J]. 张梦璇,董智,李红丽,王强,梁玉,韩秀峰.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6)
[4]长期施肥与地下水位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及其分形特征的影响[J]. 林清美,廖超林,戴齐,唐茹,孙钰翔,谢丽华,黎丽娜. 土壤通报. 2018(06)
[5]秸秆还田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宋洁,李志洪,赵小军,刘龙,崔婷婷.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5)
[6]鸡粪与化肥配施对饲用小黑麦/玉米轮作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与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蔺芳,邢晶鑫,任思敏,张家洋.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5)
[7]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的土壤团聚体空间分布及稳定性特征[J]. 张钦,于恩江,林海波,张爱华,陈正刚,朱青,曹卫东,姚单君,魏全全. 热带作物学报. 2018(09)
[8]耕作方式与玉米秸秆条带还田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苏思慧,王美佳,张文可,隋鹏祥,王沣,齐华. 土壤通报. 2018(04)
[9]棉粕对盐渍化土壤团聚体中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影响[J]. 马宏秀,张开祥,孟春梅,李宗飞,王开勇. 西南农业学报. 2018(07)
[10]盆栽条件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氮形态分布的影响[J]. 陆文龙,赵标.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1)
本文编号:3464730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土壤微团聚体粒径分布情况
由图2可知,有机物料使盐碱土MWD显著提高,其中增加最多的是GW处理,其次是SM、GS处理,最后是CS处理,分别增加18.91%,14.25%,9.85%和8.79%。与此相反,有机物料的施用使盐碱土RMD、PCM和D均有所下降,有机物料的施用降低了盐碱土RMD,与CK相比,降低16.99%~37.36%,其中SM处理降幅最高,其排序为SM<GW<GS<CS<CK。从土壤PCM来看,有机物料各处理与CK相比分别降低42.25%(SM处理),29.84%(GS处理),19.85%(GW处理)和16.78%(CS处理)。此外有机物料还田减少土壤微团聚体D,且各处理差异显著,表现为SM处理降低0.81%,GW处理降低0.69%,GS与CS处理分别降低0.39%和0.23%。2.3 有机物料施用下原生盐碱土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表4 土壤微团聚体稳定性与各粒径间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 项目 2~0.25 mm 0.25~0.05 mm 0.05~0.02 mm 0.02~0.002 mm <0.002 mm MWD 0.907** 0.623* 0.953** 0.864** 0.893** RMD -0.643** -0.643* -0.701** -0.746** -0.740** PCM -0.695** -0.519* -0.694** -0.802** -0.753** D -0.789** -0.638* -0.844** -0.661** -0.669**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发现,<0.002 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与分形维数在P<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0.25,0.05~0.02 mm粒径团聚体含量与分形维数在P<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征伴随着粒径微团聚体含量的变化,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随之变化,土壤结构稳定性也将受到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各粒径间有机碳含量均与MWD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各粒径间有机碳含量越高,MWD越大,土壤团聚度越好,各粒径间有机碳含量均与RMD、PCM以及D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各粒径间有机碳含量越高,RMD、PCM以及D越小,土壤结构越稳定。RDA分析表明,2~0.25,0.02~0.002,<0.002 mm有机碳含量(F=3.38,P=0.106;F=17.2,P=0.002;F=0.78,P=0.406)是影响土壤微团聚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表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土壤深度对宁夏石嘴山盐碱地细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J]. 水燕,徐增洪,刘国锋. 生态学报. 2019(10)
[2]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贾立辉,朱平.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1)
[3]不同白榆品系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盐分离子的分布与吸收[J]. 张梦璇,董智,李红丽,王强,梁玉,韩秀峰.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6)
[4]长期施肥与地下水位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及其分形特征的影响[J]. 林清美,廖超林,戴齐,唐茹,孙钰翔,谢丽华,黎丽娜. 土壤通报. 2018(06)
[5]秸秆还田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宋洁,李志洪,赵小军,刘龙,崔婷婷.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5)
[6]鸡粪与化肥配施对饲用小黑麦/玉米轮作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与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蔺芳,邢晶鑫,任思敏,张家洋.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5)
[7]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的土壤团聚体空间分布及稳定性特征[J]. 张钦,于恩江,林海波,张爱华,陈正刚,朱青,曹卫东,姚单君,魏全全. 热带作物学报. 2018(09)
[8]耕作方式与玉米秸秆条带还田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苏思慧,王美佳,张文可,隋鹏祥,王沣,齐华. 土壤通报. 2018(04)
[9]棉粕对盐渍化土壤团聚体中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影响[J]. 马宏秀,张开祥,孟春梅,李宗飞,王开勇. 西南农业学报. 2018(07)
[10]盆栽条件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氮形态分布的影响[J]. 陆文龙,赵标.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1)
本文编号:3464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6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