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喀斯特石牙坡地土壤侵蚀沉积泥沙的粒度特征及其变化探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09:00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常导致土壤流失、土层变薄、环境恶化。目前,有关喀斯特土壤侵蚀问题已经开展了不少的相关研究,但是运用粒度分析的方法对土壤侵蚀沉积泥沙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本文选择滇中喀斯特石牙出露坡地为研究区,于2010年建立了三个不同石牙出露的样地,通过野外实地实验、观测取样、室内实验分析及粒度参数分析的方法对2010-2018年间土壤侵蚀沉积泥沙的颗粒组成、粒度参数特征及其相关变化规律、相关环境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主要探讨不同石牙出露对侵蚀沉积泥沙的粒度特征及其变化的影响,从而为预防和控制喀斯特坡面水蚀、改善喀斯特坡地土壤结构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有:(1)喀斯特石牙出露坡地土壤侵蚀沉积泥沙颗粒组成及粒度参数特征,因不同石牙出露而具有差异,同时区别于无石牙出露的坡地。表现为三个不同石牙出露的样地侵蚀沉积泥沙的颗粒组成是相似的,粉粒的百分含量最高,其次是黏粒,砂粒的最低。从平均粒径和中位数的变化范围来看,石牙出露75%的A样地侵蚀沉积泥沙颗粒>石牙出露50%的B样地侵蚀沉积泥沙颗粒>无石牙出露的C样地侵蚀沉积泥沙颗粒;此外,A样地侵蚀沉积泥沙颗粒多众...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喀斯特石牙坡地土壤侵蚀沉积泥沙的粒度特征及其变化探究


图1-1:技术路线图??6??

区位,概况


第二章研宄区概况及研宄方法???第二章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区概况??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内,坐标界于103°?17'?43"?E?—103°?IV??4°?50'?54"?N—20°?50'?40"?N,海拔约?1722m,位置如图?2-1?所示。??

土壤侵蚀量,石牙


本研究区的三个样地位于天生桥大箐脚的一个溶蚀洼地的北部边坡上,坡度??15-20°?,有石牙出露,2010-2018年研究期间坡度的变化忽略不计。??2010年在三个样地(A、B、C样地)分别建立了三个径流小区,如图2-2所示,径??流小区基本情况如表2-1所示。该坡地石牙出露地表的高度为30-90?cm,各个石牙间的??土壤呈不连续分布状态,土层的厚度较薄,基本小于100?cm?。三个径流小区都是由砖??块和水泥砌成,面积在30?nf左右。样地大小的选择主要是参考了非喀斯特地区的一些??相关研宄中样地的设置,同时考虑到本研宄区的环境条件、人力资金等限制条件,将样??地的面积设置为30?m2左右。实验设计主要是考虑三个不同石牙出露的样地,从石牙出??露率75%左右,到50%左右,最后一个是无石牙出露的样地。目的是研究石牙出露对喀??斯特坡面土壤侵蚀沉积泥沙的粒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径流小区的四周设置了围??埂,防止坡面地表径流进出小区,并通过长方形的集水槽来承接径流小区内的水流和侵??蚀泥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岩性背景下土壤侵蚀与石漠化关联性分析[J]. 罗旭玲,白晓永,谭秋,陈欢,冉晨,习慧鹏.  生态学报. 2018(24)
[2]封育对天然草地深层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J]. 张翼,李建平,井乐.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5)
[3]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颗粒多重分形特征[J]. 苏敏,丁国栋,高广磊,张英,郭米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1)
[4]东北平原东部天恒山钻孔的粒度特征及其对地层划分的指示[J]. 詹涛,曾方明,谢远云,杨业,马永法,葛俊逸,易亮,迟云平,康春国,姜侠,张俊,娄本军,周鑫,邓成龙.  地质力学学报. 2018(04)
[5]毛乌素沙地油蒿植冠下表层土壤粒径特征分析[J]. 张军红,徐义萍,王文鑫,何季,彭炜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6)
[6]基于多重分形的半干旱区弃耕农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J]. 王燕,斯庆毕力格,贾旭,蒙仲举,吕世杰.  干旱区研究. 2018(04)
[7]贵州喀斯特区典型小流域坡面土壤侵蚀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J]. 李瑞,张弛,顾再柯,吴清林,文雅琴.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3)
[8]风蚀作用下农田土壤细颗粒的粒度损失特征及其对土壤性质影响[J]. 苑依笑,王仁德,常春平,郭中领,李庆.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2)
[9]新疆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风沙运动沙尘物质粒径分形特征[J]. 毛东雷,蔡富艳,方登先,雷加强,来风兵,薛杰,王雪梅.  土壤学报. 2018(01)
[10]模拟降雨下喀斯特坡耕地土壤养分输出机制[J]. 彭旭东,戴全厚,李昌兰.  生态学报. 2018(02)

博士论文
[1]模拟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菜地侵蚀产沙及土壤养分流失特征研究[D]. 钱婧.浙江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降雨驱动下侵蚀泥沙颗粒分选特征及搬运机制[D]. 王剑.华中农业大学 2015
[2]坡面侵蚀过程中泥沙颗粒特性研究[D]. 吴凤至.华中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67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67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b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