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炭和酸改性生物炭对盐渍土入渗、蒸发过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04 04:08
探究生物炭以及改性生物炭对盐渍土入渗、蒸发能力以及含水率、pH、含盐量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2种生物炭(普通小麦秸秆生物炭A、磷酸改性生物炭B)3个添加量(2%、4%、8%)共计6个试验组以及1个对照组(CK、A1、A2、A3、B1、B2、B3)条件下,盐渍土入渗、蒸发过程中湿润峰运移、累积入渗量、蒸发量、含水率、pH以及含盐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入渗阶段,观测累积入渗量以及湿润峰运移距离两项指标,发现添加生物炭和改性生物炭均能够有效促进土壤水分入渗,且添加量越多,促进效果越明显。(2)添加改性生物炭更能增大土壤入渗结束1 d后的土壤含水率,且对土壤pH的改良效果更好,B3处理显著增大了0~15 cm土层土壤的含盐量,A1处理显著降低了15~30 cm土层土壤的含盐量。(3)各处理对土壤蒸发的影响较小,仅在A3处理下对土壤蒸发产生了抑制。添加4%的改性生物炭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的pH,促进土壤水分的入渗,对改良盐渍土具有良好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处理下土壤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
不同处理下湿润峰运移随时间的变化
添加生物炭与改性生物炭能改变土壤的孔隙结构,影响土壤持水性能。在入渗试验结束后将土柱封口,静置1 d后按10 cm一层取样测定不同处理下各土层的含水率,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在入渗试验结束1 d后,土壤含水率整体上呈现从上到下减少的趋势,各处理土壤平均含水率大小为B3>B2>B1>A3>A1>A2>CK,比较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发现,B1、B2、B3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含水率(p<0.05),A1、A2、A3处理虽然也表现出提高土壤含水率的趋势,但影响达不到显著水平(p>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对黑垆土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参数影响[J]. 王幼奇,包维斌,白一茹,陆学娥,夏子书,杨帆,钟艳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0(03)
[2]排盐补淡对滨海盐碱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J]. 张谦,冯国艺,王树林,雷晓鹏,王燕,梁青龙,林永增,祁虹. 节水灌溉. 2019(04)
[3]连年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盐碱土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赵海成,郑桂萍,靳明峰,陈亚桐,牛同旭,陈立强,赫臣,李红宇,吕艳东,付志强. 西南农业学报. 2018(09)
[4]生物炭对盐碱土理化性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J]. 孔祥清,韦建明,常国伟,宋佳,吕艳东,王智慧,殷大伟,李红宇. 大豆科学. 2018(04)
[5]生物炭对沙壤土水分特征的影响[J]. 李兴,勾芒芒,屈忠义,徐效清.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2)
[6]生物炭添加对淡灰钙土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J]. 王幼奇,包维斌,赵云鹏,张兴,白一茹. 灌溉排水学报. 2018(12)
[7]磷酸改性生物炭和氯混施对土壤铅形态及小麦铅吸收的影响[J]. 周志云,马文连,周振,苗利娟,张彪,杨素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05)
[8]生物炭对强酸性茶园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研究[J]. 王义祥,辛思洁,叶菁,郑慧芬,李艳春. 中国农学通报. 2018(12)
[9]生物炭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生物量及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J]. 杨刚,周威宇.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6)
[10]酸化生物炭改良苏打盐碱土的效应[J]. 鲁新蕊,陈国双,李秀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硕士论文
[1]生物炭添加对盐碱土水气传导的影响[D]. 李文雪.鲁东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74970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处理下土壤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
不同处理下湿润峰运移随时间的变化
添加生物炭与改性生物炭能改变土壤的孔隙结构,影响土壤持水性能。在入渗试验结束后将土柱封口,静置1 d后按10 cm一层取样测定不同处理下各土层的含水率,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在入渗试验结束1 d后,土壤含水率整体上呈现从上到下减少的趋势,各处理土壤平均含水率大小为B3>B2>B1>A3>A1>A2>CK,比较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发现,B1、B2、B3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含水率(p<0.05),A1、A2、A3处理虽然也表现出提高土壤含水率的趋势,但影响达不到显著水平(p>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对黑垆土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参数影响[J]. 王幼奇,包维斌,白一茹,陆学娥,夏子书,杨帆,钟艳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0(03)
[2]排盐补淡对滨海盐碱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J]. 张谦,冯国艺,王树林,雷晓鹏,王燕,梁青龙,林永增,祁虹. 节水灌溉. 2019(04)
[3]连年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盐碱土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赵海成,郑桂萍,靳明峰,陈亚桐,牛同旭,陈立强,赫臣,李红宇,吕艳东,付志强. 西南农业学报. 2018(09)
[4]生物炭对盐碱土理化性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J]. 孔祥清,韦建明,常国伟,宋佳,吕艳东,王智慧,殷大伟,李红宇. 大豆科学. 2018(04)
[5]生物炭对沙壤土水分特征的影响[J]. 李兴,勾芒芒,屈忠义,徐效清.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2)
[6]生物炭添加对淡灰钙土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J]. 王幼奇,包维斌,赵云鹏,张兴,白一茹. 灌溉排水学报. 2018(12)
[7]磷酸改性生物炭和氯混施对土壤铅形态及小麦铅吸收的影响[J]. 周志云,马文连,周振,苗利娟,张彪,杨素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05)
[8]生物炭对强酸性茶园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研究[J]. 王义祥,辛思洁,叶菁,郑慧芬,李艳春. 中国农学通报. 2018(12)
[9]生物炭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生物量及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J]. 杨刚,周威宇.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6)
[10]酸化生物炭改良苏打盐碱土的效应[J]. 鲁新蕊,陈国双,李秀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硕士论文
[1]生物炭添加对盐碱土水气传导的影响[D]. 李文雪.鲁东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74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7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