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红火蚁毒液对蚁巢细菌群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04 20:18
  昆虫共生菌可促进昆虫的许多重要生物学功能,也可影响昆虫的繁殖力;其一个主要生理功能是提高免疫反应和外源解毒的能力而这两个因素都可以直接影响生物和化学防治策略。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世界性害虫,对入侵地农林业生产,人畜安全,公共设施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了严重危害。红火蚁在入侵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对入侵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红火蚁巢穴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整个土壤细菌群落进行毒液处理后比较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变化;同时在巢穴土壤细菌纯培养的基础上对菌株进行毒液抑菌测试。明确巢穴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红火蚁毒液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分离菌株对毒液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如下:1、红火蚁巢穴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提取巢穴土壤与巢外对照土壤的总DNA,对细菌16S r DNA的V3-V4区域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蚁巢土壤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要高于对照土,蚁巢土壤相对较湿润,酸性较强。蚁巢土与对照土的优势菌门相似,均为变性菌门(33.59%~34.65%),绿弯菌门(19.41%~21.12%)...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红火蚁毒液对蚁巢细菌群落的影响


不同土壤类型细菌OUT韦恩图

曲线图,细菌,土壤,测序


18表2-3巢穴土与对照土细菌多样性指数Table2-3Bacterialdiversityindexofnestsoilandcontrolsoilsampleshannonsimpsonacechao1coverage巢外对照土6.79020.002723409.1323422.0920.9736巢穴土6.84870.002563616.5033645.1520.97132.2.4.2细菌稀释性曲线图2-2表示在97%OTU相似水平下巢穴土与对照土土壤细菌测序的稀释性曲线。如图所示,OUT数量随着土壤样品测序量的增大而增多,随后趋于相对平缓。可以比较真实的反应红火蚁巢穴土和巢外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图2-2不同类型土壤细菌测序的稀释性曲线图Figure2-2Dilutioncurveofdifferenttypesofsoilbacteriasequencing2.2.5细菌群落分类学组成分析2.2.5.1细菌群落组成特征分析通过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红火蚁蚁巢土壤和巢外土壤样品中细菌群落共检测得到了39个门、103个纲、218个目、421个科、749个属、1571个种和5715个OUT。两种土壤类型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组成差异不大,但在纲、目、科、属、种等水平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别(表2-4)。

土壤图,细菌,土壤,物种


20图2-3不同类型土壤细菌在门分类水平上的物种组成Figure2-3Soilbacteriacommunityindifferentsioltypesbacteriaatthephylumlevel图2-4筛选出两种类型土壤在门水平上,有显著差异的菌门,数据统计了物种相对丰富度前10的细菌群落进行分析。与对照土相比,巢穴土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巢外对照土中的Microgenomates、Ignavibacteriae、Elusimicrobia、RBG-1__Zixibacteria、Peregrinibacteria和Gracilibacteria相比于巢穴土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且Elusimicrobia表现出了极显著的上升趋势。图2-4不同类型土壤细菌在门分类水平上的细菌群落差异分析(95%的置信区间,Wilcoxon秩和检验,*0.01<P≤0.05,**0.001<P≤0.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20(05)
[2]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对红火蚁工蚁的致病力测定[J]. 吴志鹏,童应华.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01)
[3]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亚娇,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19(24)
[4]冀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王安宁,黄秋娴,李晓刚,徐学华,李玉灵.  林业科学. 2019(09)
[5]胡椒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王灿,李志刚,杨建峰,祖超,郑维全,邬华松,鱼欢.  热带作物学报. 2017(07)
[6]生物炭添加对秸秆还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J]. 张玉洁,吴婷,赵娟,刘书路,于跃刚,张浩.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2)
[7]降水变化对红松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王楠楠,韩冬雪,孙雪,国微,马宏宇,冯富娟.  生态学报. 2017(03)
[8]番茄连作与轮作土壤生物学特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比较[J]. 杨尚东,李荣坦,吴俊,郭伊娟,龙明华.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1)
[9]广东农林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入侵历史考察[J]. 张波,赖韦文,王美兰,骆小华,李国华,林孝文,向安强.  福建林业科技. 2015(03)
[10]源于红树林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新型磷脂酶A1基因的筛选、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J]. 冯娟,李荷.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3)



本文编号:3476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76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c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