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退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10 05:55
  探明贵州花江—关岭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退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为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耕地(对照)、乔木林地和花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测定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组成,计算>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分形维数(D)等团聚体指标。结果表明:1)耕地转变为乔木林地和花椒林地显著增加了粗大团聚体(>2 mm)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2 mm粒径团聚体含量(P<0.05);2)土壤R0.25、MWD和GMD值表现为乔木林地>花椒林地>耕地,土壤分形维数D值则相反;3)退耕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增加主要与粗大团聚体含量增加有关,2 mm和0.25 mm粒径是土壤团聚化过程中关键的临界点;4)退耕后,土壤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指标的变化幅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表明表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8(04)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退耕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区位置及样地分布

模式图,团聚体,林地,花椒


由图2可知,乔木林地各土层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耕地和花椒林地(P<0.05),耕地和花椒林地无显著差异。0~10 cm土层,乔木林地R0.25值较耕地和花椒林地分别增加15.42%和9.26%;>10~20 cm土层,分别增加13.1%和4.4%;>20~40 cm土层,分别增加4.63%和5.54%。2.2.2 土壤团聚体MWD与GMD分析

土壤图,团聚体,土壤,分形维数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分形维数如图4所示。不同土层土壤团聚体团聚体分形维数D值均表现为耕地>花椒林地>乔木林地(P<0.05),这一结果与MWD和GWD值相反。从不同土层来看,耕地中,>20~40 cm土层团聚体分形维数D值显著高于0~10 cm和>10~20 cm土层(P<0.05);花椒林地各土层团聚体分形维数D值均无显著差异;乔木林地0~10 cm土层团聚体分形维数D值显著低于>10~20 cm和>20~40 cm土层(P<0.05)。图4 研究区不同退耕模式土壤分形维数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高塬沟壑区植被恢复对沟头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土壤可蚀性的影响[J]. 王文鑫,王文龙,郭明明,王天超,康宏亮,杨波,赵满,陈卓鑫.  中国农业科学. 2019(16)
[2]黔中石漠化区衰老退化与正常生长顶坛花椒根区土壤质量特征[J]. 喻阳华,杨丹丽,秦仕忆,王璐.  广西植物. 2019(02)
[3]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分形特征[J]. 姜敏,刘毅,刘闯,李志国,顾炽明,谢娟,陈防.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6)
[4]21世纪西南岩溶石漠化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J]. 蒋忠诚,罗为群,童立强,程洋,杨奇勇,吴泽燕,梁建宏.  中国岩溶. 2016(05)
[5]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分形特征[J]. 黄宗胜,符裕红,喻理飞,杨瑞.  林业科学研究. 2015(02)
[6]典型岩溶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J]. 胡阳,邓艳,蒋忠诚,马祖陆,罗为群,朱鑫.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1)
[7]花椒(Zanthoxylum bungeamun)种植对喀斯特山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周转的影响[J]. 廖洪凯,龙健,李娟,张文娟.  生态学杂志. 2015(01)
[8]土地利用方式对缙云山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J]. 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  环境科学. 2014(12)
[9]岩溶山地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 张治伟,朱章雄,文志林.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1)
[10]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特征[J]. 谭秋锦,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杜虎,杨钙仁,范夫静.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本文编号:3486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86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a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