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处理下不同深层稻田土壤有机碳周转特征
发布时间:2021-11-10 14:31
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C)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作为最大的碳库,是温室气体的源和汇,在全球碳收支中占主导地位。土壤C循环受到土壤本身性质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施肥和水分条件是稻田土壤C循环的二个关键因素,稻田土壤因长期处于淹水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厌氧环境,导致其固C潜力与旱地土壤存在差异。施肥等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C周转产生重要影响,而施肥对不同深度土壤的效果也大不一样。用葡萄糖作为土壤中的易利用态有机碳的典型代表,阐明外源C在不同施肥方式下,各土层土壤中的C周转以及分配规律。其结果对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稻田土壤C的固持,为未来稻田土壤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选取宁乡长期定位实验点土壤,采集四种土壤样本:秸秆有机肥土壤(M)、有机无机配施土壤(MNPK)、无机化肥土壤(NPK)和不施肥土壤(Control)。每种处理采集四种不同深度的土壤,按10cm等深间距采样至40cm。室内模拟试验设置未添加葡萄糖组和葡萄糖添加组。以13C标记葡萄糖模拟土壤中的易利用态有机C进行示踪试验。本研究为阐明不同施肥方式以及不同深层土壤C矿化、转化特征,以及微生物调控的稻田土壤C周转机制...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2不同施肥方式下各土壤深层,SOM-C02和Glu-C02的变化规律??
图4-8不同施肥方式下,各土层土壤NH4+的动态变化??Fig.4-8?Dynamic?changes?of?NH4+?content?in?different?deep?soils?u?
图4-12不同施肥方式下,各土层土壤MBP的动态变化??Fig.4-12?Dynamic?changes?of?MBP?content?in?different?deep?soils?u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原湖泊湿地草海沉积物胞外酶与有机碳的时空动态[J]. 黎杨,夏品华,葛皓,郭光霞.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7)
[2]不同施肥措施对洞庭湖区旱地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陈鸽,汤春纯,李祖胜,黄运湘,曾希柏,文炯,高雪,张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5)
[3]陆地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J]. 张治国,胡友彪,郑永红,陈孝杨.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4)
[4]土壤酶学硏究进展[J]. 王理德,王方琳,郭春秀,韩福贵,魏林源,李发明. 土壤. 2016(01)
[5]长期施肥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研究[J]. 马天娥,魏艳春,杨宪龙,魏孝荣,王玉红,郝明德,张兴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1)
[6]外源有机碳和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J]. 袁淑芬,汪思龙,张伟东. 土壤通报. 2015(04)
[7]半干旱区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变化[J].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郭月峰,HABURA Borjigin,常伟东.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4)
[8]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J]. 王晶苑,张心昱,温学发,王绍强,王辉民. 生态学报. 2013(05)
[9]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J]. 陈晓芬,李忠佩,刘明,江春玉. 中国农业科学. 2013(05)
[10]长期施肥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J]. 马晓霞,王莲莲,黎青慧,李花,张树兰,孙本华,杨学云. 生态学报. 2012(17)
博士论文
[1]长期不同施肥下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D]. 赵亚南.西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长期不同施肥对中性紫色土肥力变化的影响[D]. 冯牧野.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87441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2不同施肥方式下各土壤深层,SOM-C02和Glu-C02的变化规律??
图4-8不同施肥方式下,各土层土壤NH4+的动态变化??Fig.4-8?Dynamic?changes?of?NH4+?content?in?different?deep?soils?u?
图4-12不同施肥方式下,各土层土壤MBP的动态变化??Fig.4-12?Dynamic?changes?of?MBP?content?in?different?deep?soils?u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原湖泊湿地草海沉积物胞外酶与有机碳的时空动态[J]. 黎杨,夏品华,葛皓,郭光霞.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7)
[2]不同施肥措施对洞庭湖区旱地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陈鸽,汤春纯,李祖胜,黄运湘,曾希柏,文炯,高雪,张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5)
[3]陆地土壤碳循环研究进展[J]. 张治国,胡友彪,郑永红,陈孝杨.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4)
[4]土壤酶学硏究进展[J]. 王理德,王方琳,郭春秀,韩福贵,魏林源,李发明. 土壤. 2016(01)
[5]长期施肥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研究[J]. 马天娥,魏艳春,杨宪龙,魏孝荣,王玉红,郝明德,张兴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1)
[6]外源有机碳和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J]. 袁淑芬,汪思龙,张伟东. 土壤通报. 2015(04)
[7]半干旱区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变化[J].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郭月峰,HABURA Borjigin,常伟东.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4)
[8]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J]. 王晶苑,张心昱,温学发,王绍强,王辉民. 生态学报. 2013(05)
[9]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J]. 陈晓芬,李忠佩,刘明,江春玉. 中国农业科学. 2013(05)
[10]长期施肥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J]. 马晓霞,王莲莲,黎青慧,李花,张树兰,孙本华,杨学云. 生态学报. 2012(17)
博士论文
[1]长期不同施肥下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D]. 赵亚南.西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长期不同施肥对中性紫色土肥力变化的影响[D]. 冯牧野.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87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87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