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叶片内生真菌定殖对凋落物分解及其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0 20:29
【背景】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组织由衰亡转入腐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因植物及其内生真菌种类不同而具有差异。【目的】分析不同优势度种类内生真菌定殖对于凋落物分解及其相应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选取优势树种杉木凋落叶作为分解底物。【结果】不同优势度类型的内生真菌单菌或组合定殖在分解过程前期几乎均显著加速了凋落物分解,而在分解后期,除了Irpex lacteus和Colletotrichum sp.,这种加速效应几乎均在减弱,甚至抑制了分解过程。微生物活性各变量对内生真菌定殖处理的响应与失重率并不完全一致,这依赖于分解时期。CO2释放速率在前期与失重率相关性不强,而后期则密切相关;分解前期羧甲基纤维素酶(carboxymethylcellulase,Cx酶)对失重率贡献较大,然而后期漆酶与过氧化物酶对失重率的贡献升高。总之,内生真菌定殖对凋落物分解及相应的微生物活性均产生了较大影响。【结论】对内生真菌定殖效应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平衡和养分循环维持机制的理解,同时对于贫瘠人工林土壤肥力的恢复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2020,4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衰老杉木叶内生真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进化树
图1 衰老杉木叶内生真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进化树CO2释放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解者呼吸代谢的状态。在凋落物分解前期,单菌与组合处理在多数情况下抑制了杉木凋落物的CO2释放量;在分解后期,Cs单菌、Pc+Cg以及Pc+Cs组合处理显著增加了凋落物的CO2释放量(图3B,P<0.05)。
CO2释放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解者呼吸代谢的状态。在凋落物分解前期,单菌与组合处理在多数情况下抑制了杉木凋落物的CO2释放量;在分解后期,Cs单菌、Pc+Cg以及Pc+Cs组合处理显著增加了凋落物的CO2释放量(图3B,P<0.05)。2.4 酶活性测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最新研究进展[J]. 靳锦,赵庆,张晓梅,李文均. 微生物学杂志. 2018(03)
[2]杉木凋落物源有机酸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J]. 邹显花,刘露奇,刘青青,马祥庆,吴鹏飞,刘爱琴. 土壤通报. 2017(05)
[3]植物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J]. 杨镇,曹君. 微生物学杂志. 2016(04)
[4]烟草内生菌资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邢颖,张莘,郝志鹏,赵正雄,于有志,陈保冬.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2)
[5]模拟酸雨对亚热带三个树种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分解酶活性的影响[J]. 季晓燕,江洪,洪江华,马元丹. 环境科学学报. 2013(07)
[6]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吸收与代谢研究进展[J]. 杨波,陈晏,李霞,任承钢,戴传超. 生态学报. 2013(09)
[7]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及其物种多样性[J]. 王志伟,纪燕玲,陈永敢,亢燕. 生态学报. 2010(17)
[8]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关系研究进展[J]. 姚领爱,胡之璧,王莉莉,周吉燕,黎万奎.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7)
[9]施加内生真菌拟茎点霉(Phomopsis sp.)对茅苍术凋落物降解及土壤降解酶活性的影响[J]. 陈晏,戴传超,王兴祥,张波,鞠群. 土壤学报. 2010(03)
[10]内生菌与植物的相互作用:促生与生物薄膜的形成[J]. 易婷,缪煜轩,冯永君. 微生物学通报. 2008(11)
本文编号:3508052
【文章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2020,4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衰老杉木叶内生真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进化树
图1 衰老杉木叶内生真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进化树CO2释放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解者呼吸代谢的状态。在凋落物分解前期,单菌与组合处理在多数情况下抑制了杉木凋落物的CO2释放量;在分解后期,Cs单菌、Pc+Cg以及Pc+Cs组合处理显著增加了凋落物的CO2释放量(图3B,P<0.05)。
CO2释放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解者呼吸代谢的状态。在凋落物分解前期,单菌与组合处理在多数情况下抑制了杉木凋落物的CO2释放量;在分解后期,Cs单菌、Pc+Cg以及Pc+Cs组合处理显著增加了凋落物的CO2释放量(图3B,P<0.05)。2.4 酶活性测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内生菌活性代谢产物最新研究进展[J]. 靳锦,赵庆,张晓梅,李文均. 微生物学杂志. 2018(03)
[2]杉木凋落物源有机酸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J]. 邹显花,刘露奇,刘青青,马祥庆,吴鹏飞,刘爱琴. 土壤通报. 2017(05)
[3]植物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J]. 杨镇,曹君. 微生物学杂志. 2016(04)
[4]烟草内生菌资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邢颖,张莘,郝志鹏,赵正雄,于有志,陈保冬.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2)
[5]模拟酸雨对亚热带三个树种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分解酶活性的影响[J]. 季晓燕,江洪,洪江华,马元丹. 环境科学学报. 2013(07)
[6]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吸收与代谢研究进展[J]. 杨波,陈晏,李霞,任承钢,戴传超. 生态学报. 2013(09)
[7]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及其物种多样性[J]. 王志伟,纪燕玲,陈永敢,亢燕. 生态学报. 2010(17)
[8]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关系研究进展[J]. 姚领爱,胡之璧,王莉莉,周吉燕,黎万奎. 生态环境学报. 2010(07)
[9]施加内生真菌拟茎点霉(Phomopsis sp.)对茅苍术凋落物降解及土壤降解酶活性的影响[J]. 陈晏,戴传超,王兴祥,张波,鞠群. 土壤学报. 2010(03)
[10]内生菌与植物的相互作用:促生与生物薄膜的形成[J]. 易婷,缪煜轩,冯永君. 微生物学通报. 2008(11)
本文编号:3508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0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