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我国耕地利用投入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07:54
在我国,耕地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耕地利用方式(农作物种植结构)在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目标的政府行为与农户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目标的个体行为相互作用下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耕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耕地利用投入格局的转变,而耕地利用投入在不同农作物间配置格局转变的详实信息对于国家促进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粮食安全非常重要。论文基于农产品生产成本视角,在将农作物划分为谷物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豆类作物、糖料作物和蔬菜作物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耕地利用投入。然后,对耕地保护新政时期的1998年~2011年我国耕地利用投入及其在不同农作物间的配置格局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重点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投入及其结构特征。主要结果表明:①我国耕地利用投入不断增加,从1998年的27.24×1010元增加到2011年的37.52×1010元。我国耕地利用投入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形成了以山东和安徽为核心的黄淮海平原耕地利用高投入区,以甘肃和内蒙古为中心的西北耕地利用低投入区,而广东成为我国南方各省耕地利用投入的增长极。②我国耕地利用投入格局发生了变化,从1999年开始,蔬菜作物种植投...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998年~2011年中国耕地利用投入
001年我国耕地利用投入的省域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耕地利用投入的时空差异[J]. 邹金浪,杨子生. 自然资源学报. 2013(07)
[2]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分区研究[J]. 杜国明,刘彦随. 资源科学. 2013(03)
[3]不同城市化水平下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集约利用差异及其政策启示——以江西省和江苏省为例[J]. 邹金浪,杨子生. 资源科学. 2013(02)
[4]1998-2008年中国农作物化肥消费的时空分异(英文)[J]. 辛良杰,李秀彬,谈明洪.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2(04)
[5]1999-2007年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J]. 宋小青,欧阳竹. 地理学报. 2012(06)
[6]大城市郊区不同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调查为例[J]. 刘洪彬,于国锋,王秋兵,孙雁. 资源科学. 2012(05)
[7]1998—2007年中国耕地数量及其结构变化研究[J]. 宋伟. 经济地理. 2011(10)
[8]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耕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J]. 陈瑜琦,李秀彬,朱会义,赵宇鸾.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01)
[9]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易军,梅昀.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08)
[10]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对粮食生产力贡献度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 宋佳楠,金晓斌,周寅康. 资源科学. 2010(06)
本文编号:3515549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998年~2011年中国耕地利用投入
001年我国耕地利用投入的省域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耕地利用投入的时空差异[J]. 邹金浪,杨子生. 自然资源学报. 2013(07)
[2]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分区研究[J]. 杜国明,刘彦随. 资源科学. 2013(03)
[3]不同城市化水平下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集约利用差异及其政策启示——以江西省和江苏省为例[J]. 邹金浪,杨子生. 资源科学. 2013(02)
[4]1998-2008年中国农作物化肥消费的时空分异(英文)[J]. 辛良杰,李秀彬,谈明洪.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2(04)
[5]1999-2007年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J]. 宋小青,欧阳竹. 地理学报. 2012(06)
[6]大城市郊区不同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调查为例[J]. 刘洪彬,于国锋,王秋兵,孙雁. 资源科学. 2012(05)
[7]1998—2007年中国耕地数量及其结构变化研究[J]. 宋伟. 经济地理. 2011(10)
[8]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耕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J]. 陈瑜琦,李秀彬,朱会义,赵宇鸾.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01)
[9]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易军,梅昀.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08)
[10]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对粮食生产力贡献度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 宋佳楠,金晓斌,周寅康. 资源科学. 2010(06)
本文编号:3515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15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