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半干旱黄土路堑边坡表土干化及植被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20:47
  半干旱黄土区陡峭土质路堑边坡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也是植被构建的难点。本研究以位于半干旱黄土区的吴起县为代表性研究区,以陡峭路堑边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Mann-Kendall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实地调查研究区内路堑边坡的侵蚀现状,证实在路堑边坡进行植被恢复重建的必要性,进而在基于土壤持水性曲线探究路堑边坡表土干化这一植被构建限制因子的基础上,探索了适宜路堑边坡植被构建的方法(抗侵蚀纤维喷播方法和容器苗深植绿化方法)。本研究可为半干旱黄土区路堑边坡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1960~2016年间年降水量表现为减少趋势(幅度为10.82 mm/10a),侵蚀性降水的降水总量以约为2.86 mm/10a的幅度增加而发生频次几乎无变化,侵蚀性降水在年降水中所占比重升高,单次侵蚀性降水的侵蚀力有所加强;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为干旱评价指标,得出研究区处于变干旱趋势下,且干旱程度在加重。(2)半干旱黄土区形成时间在1至25年的典型路堑边坡侵蚀程度各年均属剧烈等级,建成6年的道路路堑边坡侵蚀模数高达15.30万t...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半干旱黄土路堑边坡表土干化及植被构建研究


图2-1吴起县在黄土高原的位置??Fig.2-1?Location?of?Wuqi?County?in?Loess?Plateau??

示意图,道路侵蚀,土质,示意图


表土流失,在每年雨季后的人工整修造成路面整体标高下降,同时由于路面整??修铲除的余土均沿路堤边坡顶部堆放,故在路面边沿与路堤边坡交界处形成类似于防??护性路肩的平台,如图3-1。??新建道路轮廉线?? ̄ ̄\??*始被面轮?线??.\?\???ft蚀后道路乾癤线??;'?^?||\??..;-路.面-??.'V。..‘A?.\萍??考??a?"?'?*???????-?.?\??图3-1?土质道路侵蚀变化示意图??Fig.3-1?The?contour?erosion?process?diagram?of?loess?earthy?road??根据此类土质道路修建前后的变化及其所表现出的侵蚀特征,本研宄将陕北吴起??县选为代表性研宄区,通过分析研宄区内主要土质道路的相关资料,根据道路修建年??份确定坡面的形成时间,以相对集中为原则,在不同地形条件随机选取建成时间分别??为1年、3年、6年、10年、15年、20年和25年的典型土质道路各1条,分别选择??在各条道路内,自低海拔端向高海拔端方向的〇、25和50?m处测量道路断面信息,??主要测量道路路堑边坡、路面和路堤边坡3个主要侵蚀单元的规格及侵蚀状况,通过??野外抽样勘测和统计分析,定量研究黄土区土质道路的侵蚀特征,以明确研宄区的道??路侵蚀现状。??针对土质道路各侵蚀单元的侵蚀特征

路堑边坡,侵蚀作用,总量,内容


到雨滴击溅而发生溅蚀,或由于自身重力而造成坡面土体层状剥落(本研究在路堑边??坡面蚀中一并调查);边坡的局部地方也会因为上部坡面的径流汇流冲刷,在路堑边??坡上形成不同规格的细沟或悬沟(图3-2),而发生较为严重的沟蚀现象。??II??图3-2侵蚀作用形成的悬沟??Fig.3-2?A?gully?fonned?by?erosion??因此,本研究中的路堑边坡侵蚀总量(2?.a)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别为整体面??蚀量(2?)和局部沟蚀量(2??),基于实地勘测所得的数据,计算路堑边坡的土壤??流失量和土壤侵蚀模数,并分析不同建成年限道路的侵蚀特征。本研究还结合道路的??建成年份分析其侵蚀强度(按路堑边坡开挖坡面投影面积计):??Q?总面+?G?沟?(32)??E〇?=———*?106?(33)??^?l*cos?0*L*n??式中,为路堑边坡形成至调查年份的总侵蚀量,单位为吨(t);?2为路堑边坡形??成至调查年份的总面蚀量,单位为吨(t);?2?%为路堑边坡形成至调查年份的总沟蚀??量,单位为吨(t);?为路莖边坡的年均总侵蚀强度量,单位t/kir^a;?/为路堑边坡??20??


本文编号:3516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16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2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