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的低温适应及冷藏后成蜂生物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7 23:38
  烟蚜茧蜂是一种寄生蚜虫的专性寄生蜂,能够显著的控制蚜虫的种群数量。在自然条件下,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率高达89.16%。在田间释放烟蚜茧蜂,可有效地控制烟蚜种群。低温冷藏是保存烟蚜茧蜂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延长保存期,积累大量的蜂量,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目前,烟蚜茧蜂多以成蜂、僵蚜进行直接的冷藏,冷藏时间较短。本文测定了烟蚜及烟蚜茧蜂各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观察了低温下烟蚜茧蜂的发育及过冷却点的变化;同时研究了经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冷藏后烟蚜茧蜂成蜂的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烟蚜及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存在一定的差异。1日龄和5日龄烟蚜的过冷却点分别为-23.90℃和-23.54℃。烟蚜低龄若虫过冷却点显著低于高龄烟蚜过冷却点。被寄生后的4d内,烟蚜过冷却点从-23.70℃上升到-22.57℃,但被寄生后第5d烟蚜的过冷却点(-23.09℃)有所回落。被寄生烟蚜成蚜的过冷却点较未被寄生成蚜过冷却点高。僵化3d内僵蚜的过冷却点无显著差异,烟蚜茧蜂雌雄蜂的过冷却点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一日龄僵蚜和烟蚜茧蜂雌成蜂的过冷却点分别为-23.52℃和-21.05℃。僵蚜的过冷却点较低,是进行冷藏的合...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的低温适应及冷藏后成蜂生物学研究


昆虫过冷却点测定仪Figure2-1Insectsupercoolingpointtester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的低温适应及冷藏后成蜂生物学研究


—3X:冷藏不同时间后烟厨苗蜂逐日羽化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草地螟阿格姬蜂的滞育诱导和滞育茧的低温贮藏[J]. 徐忠宝,刘爱萍,徐林波,高书晶,王建梅,苏春芳,康爱囯,张玉慧.  昆虫学报. 2013(10)
[2]米蛾卵繁育的螟黄赤眼蜂的适宜冷贮温度和虫龄[J]. 袁曦,冯新霞,李敦松,张宝鑫,王振营.  昆虫学报. 2013(09)
[3]冷藏对菜蚜茧蜂羽化率及寿命的影响研究[J]. 闫玉芳,陈文龙.  中国农学通报. 2012(30)
[4]桔小实蝇在台州地区极端温度条件下的存活能力[J]. 张小亚,陈国庆,孟幼青.  中国南方果树. 2012(05)
[5]变温贮藏僵蚜对烟蚜茧蜂耐寒能力的影响[J]. 宋修超,崔宁宁,郑方强,墨铁路,刘同先,许永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9)
[6]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补充营养及低温贮藏虫期的研究[J]. 孙守慧,赵利伟,祁金玉,许哲,李亮亮,徐晓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03)
[7]三叶斑潜蝇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J]. 肖婷,陈啸寅,庄义庆,潘以楼,杨敬辉.  西南农业学报. 2012(04)
[8]冷藏处理对烟蚜茧蜂羽化率及寿命的影响[J]. 陈文龙,闫玉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8)
[9]不同地区麦红吸浆虫圆茧过冷却点的测定[J]. 陈华爽,雷朝亮,武予清,都振宝,苗进,段云,蒋月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2(02)
[10]低温贮藏对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及产卵量的影响[J]. 周亚奎,甘炳春,杨新全,黄良明,刘丽风,何明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1(04)

博士论文
[1]麦蛾柔茧蜂规模化人工饲养的关键技术及其冷胁迫的反应机制[D]. 陈浩梁.华中农业大学 2011
[2]啊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agenowii(Ratzeburg)(膜翅目:姬小蜂科)繁殖生物学研究[D]. 张李香.福建农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冷藏及短时高低温胁迫对烟蚜茧蜂发育及生殖的影响[D]. 方永祥.福建农林大学 2013
[2]烟蚜茧蜂滞育诱导的温光周期反应及滞育生理研究[D]. 李玉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3]低温驯化下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应激表达[D]. 冯云甲.山东农业大学 2011
[4]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育特性及遗传多态性研究[D]. 赵利伟.沈阳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23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23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7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