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下黄土旱塬黑垆土磷平衡及农学阈值
发布时间:2021-12-18 15:40
为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平衡和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明确土壤有效磷(Olsen-P)的农学阈值及合理磷肥施用量,依托甘肃平凉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79),分析了黄土旱塬黑垆土36 a土壤磷盈亏动态、累积磷盈亏与有效磷的响应关系以及土壤磷残余,通过Mitscherlich方程模拟作物相对产量对土壤有效磷的响应关系,计算黄土旱塬黑垆土小麦和玉米的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结果表明:不施肥(CK)和单施氮肥(N)处理土壤磷始终亏缺,N处理每亏缺磷100 kg·hm-2,有效磷含量下降1.05 mg·kg-1;施磷处理土壤磷当季盈余4.3~207.9 kg·hm-2,累积盈余154.9~7 483.6 kg·hm-2,其中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磷盈余最大;土壤累积磷盈余与土壤有效磷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土壤中每盈余100 kg·hm-2磷,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NP,磷肥隔年施)、氮磷配施(NP)、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7.55、2.47、0....
【文章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3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有效磷对土壤累积磷盈亏的响应
各处理土壤有效磷对累积磷盈亏的响应
4个施磷处理(NP、SNP、M、MNP)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2016年)分别为13.48、10.05、20.74、32.20 mg·kg-1,M 和MNP处理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已超过小麦和玉米农学阈值,M处理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超过玉米农学阈值但没达到小麦农学阈值, 而NP和SNP处理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玉米农学阈值。本长期定位试验中NP和SNP处理分别需要21a和24a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才能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a和8a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才能达到玉米农学阈值;M处理需要3年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才能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图6 作物产量对土壤有效磷的响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旱塬黑垆土长期肥料试验土壤磷素和磷肥效率的演变特征[J]. 王淑英,樊廷录,丁宁平,赵刚,张建军,李尚中,王磊,党翼,程万莉,唐小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7)
[2]潮土小麦和玉米Olsen-P农学阈值及其差异分析[J]. 郭斗斗,黄绍敏,张水清,张珂珂,宋晓.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5)
[3]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磷平衡及农学阈值的影响[J]. 刘彦伶,李渝,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0)
[4]中国主要土壤有效磷演变及其与磷平衡的响应关系[J]. 展晓莹,任意,张淑香,康日峰.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5]我国典型农田长期施肥土壤肥力变化与研究展望[J]. 张淑香,张文菊,沈仁芳,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6]长期施肥下黄土旱塬黑垆土供氮能力的变化[J]. 王淑英,樊廷录,丁宁平,周广业,李利利,赵刚,张建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7]长期施肥褐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J]. 杨振兴,周怀平,解文艳,关春林,车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8]长期施肥对黑垆土冬小麦、玉米产量和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裴瑞娜. 甘肃农业科技. 2015(08)
[9]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及速效磷含量的影响[J]. 战厚强,颜双双,王家睿,马春梅,龚振平,董守坤,张钦文. 作物杂志. 2015(02)
[10]长期定位施肥对黄土旱塬黑垆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王淑英,樊庭录,丁宁平,姜小凤,张平良,苏敏. 土壤通报. 2011(02)
博士论文
[1]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演变特征及机制[D]. 沈浦.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2]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环境阈值研究[D]. 习斌.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3]小麦—玉米轮作土壤磷素长期演变规律研究[D]. 唐旭.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有机物料和耕作深度对稻田耕层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D]. 胡心意.浙江农林大学 2018
[2]土壤磷素环境阈值与农学阈值研究[D]. 席雪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42695
【文章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3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有效磷对土壤累积磷盈亏的响应
各处理土壤有效磷对累积磷盈亏的响应
4个施磷处理(NP、SNP、M、MNP)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2016年)分别为13.48、10.05、20.74、32.20 mg·kg-1,M 和MNP处理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已超过小麦和玉米农学阈值,M处理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超过玉米农学阈值但没达到小麦农学阈值, 而NP和SNP处理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玉米农学阈值。本长期定位试验中NP和SNP处理分别需要21a和24a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才能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a和8a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才能达到玉米农学阈值;M处理需要3年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才能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图6 作物产量对土壤有效磷的响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旱塬黑垆土长期肥料试验土壤磷素和磷肥效率的演变特征[J]. 王淑英,樊廷录,丁宁平,赵刚,张建军,李尚中,王磊,党翼,程万莉,唐小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7)
[2]潮土小麦和玉米Olsen-P农学阈值及其差异分析[J]. 郭斗斗,黄绍敏,张水清,张珂珂,宋晓.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5)
[3]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磷平衡及农学阈值的影响[J]. 刘彦伶,李渝,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0)
[4]中国主要土壤有效磷演变及其与磷平衡的响应关系[J]. 展晓莹,任意,张淑香,康日峰.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5]我国典型农田长期施肥土壤肥力变化与研究展望[J]. 张淑香,张文菊,沈仁芳,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6]长期施肥下黄土旱塬黑垆土供氮能力的变化[J]. 王淑英,樊廷录,丁宁平,周广业,李利利,赵刚,张建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7]长期施肥褐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J]. 杨振兴,周怀平,解文艳,关春林,车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8]长期施肥对黑垆土冬小麦、玉米产量和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裴瑞娜. 甘肃农业科技. 2015(08)
[9]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及速效磷含量的影响[J]. 战厚强,颜双双,王家睿,马春梅,龚振平,董守坤,张钦文. 作物杂志. 2015(02)
[10]长期定位施肥对黄土旱塬黑垆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王淑英,樊庭录,丁宁平,姜小凤,张平良,苏敏. 土壤通报. 2011(02)
博士论文
[1]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演变特征及机制[D]. 沈浦.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2]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环境阈值研究[D]. 习斌.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3]小麦—玉米轮作土壤磷素长期演变规律研究[D]. 唐旭.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有机物料和耕作深度对稻田耕层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D]. 胡心意.浙江农林大学 2018
[2]土壤磷素环境阈值与农学阈值研究[D]. 席雪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42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4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