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城市污泥共堆肥的效果和应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12:04

  本文关键词: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城市污泥共堆肥的效果和应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以及污水处理比率的逐年提高,近年来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城市污泥产生量更是不断攀升。研究将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城市污泥进行堆肥处理,不但可取得一定经济生态效益,而且也可减轻城市有机废弃物处理压力。对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城市污泥这两种城市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效果以及堆肥应用性进行研究,分别研究园林绿化废弃物调控C/N单独堆肥、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城市污泥混合共堆肥以及堆肥产物应用性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园林绿化废弃物不调控C/N直接进行堆肥,其进展缓慢,堆肥时间长且效果差,但园林绿化废弃物C/N调节为32左右进行堆肥,即可保证堆肥过程顺利进行,在堆置45天左右达到腐熟且效果较好。(2)将城市污泥与园林绿化废弃物混合共堆肥可以顺利进行,不同配比混合方案对于堆肥效果具有显著影响。适当增加城市污泥比例可显著加快堆体升温进程并延长高温持续时间;提高水溶性有机碳与有机质的降解量;促进在堆肥后相对全氮含量增加。但随着污泥添加比例增大也会造成绝对氮损失量增加。考虑到为将城市污泥与园林绿化废弃物这两种材料均能最大化处理并取得较好的堆肥效果,建议将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城市污泥按3:4.5的比例混合共堆肥。(3)将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城市污泥共堆肥产物施入土壤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质量,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肥效的改良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可促进氨化与硝化作用的进行,提高氮潜在矿化势,增加净氮矿化量,同时可提高碳矿化速率,增加碳矿化量;但随着有机肥施用量不断提高,有机肥氮损失率也会相应增加,且碳矿化率也将有所下降,造成有机肥浪费。考虑到节约有机肥用量并取得较好的肥效,建议以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城市污泥为主要原料的堆肥按土壤质量10%~15%施用效果较佳。
【关键词】:园林绿化废弃物 城市污泥 堆肥 有机肥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X71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25
  • 1.1 概述12-14
  • 1.2 城市有机废弃物危害14-16
  • 1.2.1 对土壤环境的危害15
  • 1.2.2 对水环境的危害15
  • 1.2.3 对大气环境的危害15-16
  • 1.2.4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16
  • 1.3 城市有机废弃物堆肥处理16-21
  • 1.3.1 堆肥原理17
  • 1.3.2 堆肥工艺工序17-18
  • 1.3.3 堆肥影响因素18-20
  • 1.3.4 堆肥腐熟度评价指标20-21
  • 1.4 城市有机废弃物堆肥产品应用21-23
  • 1.4.1 土壤及露地改良应用21-22
  • 1.4.2 景观应用以及用作苗圃温室栽培基质22
  • 1.4.3 生态农业利用22-23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23-24
  • 1.5.1 研究目标23-24
  • 1.5.2 研究内容24
  • 1.6 技术路线24-25
  • 第二章 C/N调控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效果的影响25-42
  • 2.1 引言25-26
  • 2.2 材料与方法26-30
  • 2.2.1 堆肥原料与试验装置26-27
  • 2.2.2 研究方案27-28
  •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28-30
  • 2.3 结果与分析30-40
  • 2.3.1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30-31
  • 2.3.2 堆肥过程中pH、EC值的变化31-34
  • 2.3.3 堆肥过程中E_4/E_6的变化34-36
  • 2.3.4 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36-37
  • 2.3.5 堆肥过程中全氮含量的变化37-38
  • 2.3.6 堆肥过程中C/N、T值的变化38-40
  • 2.4 本章小结40-42
  • 第三章 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城市污泥共堆肥效果研究42-57
  • 3.1 引言42
  • 3.2 材料与方法42-45
  • 3.2.1 堆肥原料与装置42-44
  • 3.2.2 试验方案44-45
  • 3.2.3 测定指标与方法45
  • 3.3 结果与分析45-56
  • 3.3.1 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45-47
  • 3.3.2 堆肥过程中pH、EC的变化47-50
  • 3.3.3 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变化50-51
  • 3.3.4 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51-53
  • 3.3.5 堆肥过程中全氮含量的变化53-55
  • 3.3.6 堆肥过程中C/N、T值的变化55-56
  • 3.4 本章小结56-57
  • 第四章 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城市污泥堆肥施入土壤氮、碳矿化研究57-68
  • 4.1 引言57
  • 4.2 材料与方法57-59
  • 4.2.1 供试材料与装置57-59
  • 4.2.2 试验方案59
  • 4.2.3 测定指标与方法59
  • 4.3 结果与分析59-67
  • 4.3.1 培养过程中全氮含量的变化59-61
  • 4.3.2 培养过程中氨氮、硝态氮含量的变化61-63
  • 4.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净氮矿化量及氮矿化常数的影响63-65
  • 4.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碳矿化速率的影响65-66
  • 4.3.5 不同施肥处理对碳累积矿化量的影响66-67
  • 4.4 本章小结67-68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68-70
  • 5.1 结论68
  • 5.2 建议68-70
  • 参考文献70-78
  • 致谢78-79
  • 作者简历79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荣,陈玲,何培松;城市污泥堆制腐熟度的评价方法比较[J];四川环境;2003年06期

2 ;青岛用城市污泥做环保墙体通过鉴定[J];砖瓦;2005年05期

3 田箜;城市污泥可变成有机肥料[J];化工时刊;2005年07期

4 陈子聪;;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开发利用[J];福建稻麦科技;2007年01期

5 ;关于城市污泥燃料化的方案[J];上海节能;2008年07期

6 ;利用粉煤灰与城市污泥反应生成生物煤炭的方法[J];现代化工;2011年S1期

7 莫测辉,吴启堂,蔡全英,李桂荣;利用城市污泥防治水土流失[J];土壤与环境;1999年01期

8 郑纪慈,俞林火,景金富,王恩义,严达志;城市污泥的水稻肥用效果及环境影响的研究[J];环境导报;2000年04期

9 蔡全英,莫测辉,吴启堂,李桂荣,王伯光,田凯,李拓;城市污泥和土壤中苯并(a)芘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5期

10 蔡全英,莫测辉,吴启堂,李桂荣,王伯光,田凯,李拓;部分城市污泥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初步研究[J];环境化学;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洪强;岳昌盛;余广炜;赵鹏;许晓杰;付建华;;城市污泥在钢铁冶金中的“资源化”利用可行性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岳昌盛;余广炜;廖洪强;赵鹏;;城市污泥在钢铁行业中的能源化利用分析[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莫测辉;蔡全英;吴启堂;李桂荣;;城市污泥的农用效果及其对水体中氮累积的影响[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田冬梅;臧树良;;我国城市污泥的污染特征和资源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周顺桂;;城市污泥制备微生物杀虫剂剂与灭蚊剂[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红莉;周文宗;张硌;李洪涛;;城市污泥的蚯蚓分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7 吴启堂;卫泽斌;丘锦荣;蒋成爱;;城市污泥植物处理与农业利用研究进展[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8 邹建国;朱俊峰;陈云有;;砖厂协同处置城市污泥生产烧结砖的研制[A];2012年第十五届(南京)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博览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s,

本文编号:354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4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7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