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治理与水土保持效应
发布时间:2022-01-04 06:08
2009—2017年,在江西省寻乌县分别以草被、灌草、林草3种植被覆被治理模式的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不同修复阶段的水土保持影响及其成效。结果表明,这3种模式均具有减少地表土壤侵蚀、保持水土的良好作用,但差异明显,表现为草被<灌草<林草。稀土矿废弃地在相同气候、地质条件的环境条件下,水土保持量主要受坡长因子、坡度因子、水土保持因子和植被覆盖因子的影响,单位面积水土保持量逐年增加。其中陡坡较缓地形的灌草覆被治理效果高于草被模式,于3~5 a间基本可完成初期的水土保持治理;而较陡的陡坡废弃地,因未实施坡面平整的措施,需要林草群落发育成庞大根系锚固地表减少水土流失而提升其保土效应,延长治理期约至10 a。
【文章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2020,47(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恢复治理模式
1.3 研究方法
1.3.1 水土保持量估值
1.3.2 保土效应观测与测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降雨侵蚀量的影响
2.2 水土保持量变化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汉江流域水土保持时空变化特征分析(2001—2017年)[J]. 刘海,黄跃飞,林苗,王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3)
[2]赣南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浅变质岩的矿化特征[J]. 赵芝,陈郑辉,邹新勇,王登红,陈振宇. 地球科学. 2018(10)
[3]有机改良剂及生物炭对离子型稀土矿尾砂地生态修复的改良探究[J]. 陈莺燕,刘文深,丁铿博,汤叶涛,仇荣亮. 环境科学学报. 2018(12)
[4]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科学研究和调查评价新进展[J]. 王登红,赵芝,于扬,王成辉,代晶晶,孙艳,赵汀,李建康,黄凡,陈振宇,曾载淋,邓茂春,邹新勇,黄华谷,周辉,冯文杰. 地球学报. 2017(03)
[5]粤东北稀土矿场不同立地条件植物多样性研究[J]. 张琳,刘文,梁红. 广东农业科学. 2016(10)
[6]稀土尾矿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对植被修复的响应[J]. 陈熙,刘以珍,李金前,葛刚,吴兰,李永绣. 生态学报. 2016(13)
[7]南方稀土矿区水土保持植物根际土壤碳氮及pH特征[J]. 陈海滨,马秀丽,陈志彪,陈志强. 土壤学报. 2016(05)
[8]离子型稀土矿山土壤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J]. 刘斯文,黄园英,韩子金,刘晓端. 环境工程. 2015(11)
[9]坡长坡度因子计算工具[J]. 符素华,刘宝元,周贵云,孙中轩,朱小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05)
[10]南方盗采离子吸附型稀土引发地灾的机理及防治措施[J]. 黄文丹.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4(12)
博士论文
[1]黄土区超大型露天煤矿地貌重塑演变、水土响应与优化研究[D]. 景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硕士论文
[1]南方离子型稀土废弃地景观生态恢复研究[D]. 李伟.福建农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67819
【文章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2020,47(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恢复治理模式
1.3 研究方法
1.3.1 水土保持量估值
1.3.2 保土效应观测与测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降雨侵蚀量的影响
2.2 水土保持量变化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汉江流域水土保持时空变化特征分析(2001—2017年)[J]. 刘海,黄跃飞,林苗,王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3)
[2]赣南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浅变质岩的矿化特征[J]. 赵芝,陈郑辉,邹新勇,王登红,陈振宇. 地球科学. 2018(10)
[3]有机改良剂及生物炭对离子型稀土矿尾砂地生态修复的改良探究[J]. 陈莺燕,刘文深,丁铿博,汤叶涛,仇荣亮. 环境科学学报. 2018(12)
[4]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科学研究和调查评价新进展[J]. 王登红,赵芝,于扬,王成辉,代晶晶,孙艳,赵汀,李建康,黄凡,陈振宇,曾载淋,邓茂春,邹新勇,黄华谷,周辉,冯文杰. 地球学报. 2017(03)
[5]粤东北稀土矿场不同立地条件植物多样性研究[J]. 张琳,刘文,梁红. 广东农业科学. 2016(10)
[6]稀土尾矿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对植被修复的响应[J]. 陈熙,刘以珍,李金前,葛刚,吴兰,李永绣. 生态学报. 2016(13)
[7]南方稀土矿区水土保持植物根际土壤碳氮及pH特征[J]. 陈海滨,马秀丽,陈志彪,陈志强. 土壤学报. 2016(05)
[8]离子型稀土矿山土壤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J]. 刘斯文,黄园英,韩子金,刘晓端. 环境工程. 2015(11)
[9]坡长坡度因子计算工具[J]. 符素华,刘宝元,周贵云,孙中轩,朱小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05)
[10]南方盗采离子吸附型稀土引发地灾的机理及防治措施[J]. 黄文丹.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4(12)
博士论文
[1]黄土区超大型露天煤矿地貌重塑演变、水土响应与优化研究[D]. 景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硕士论文
[1]南方离子型稀土废弃地景观生态恢复研究[D]. 李伟.福建农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67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6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