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滩区和背河洼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驱动机制

发布时间:2022-01-06 20:47
  土壤酶参与土壤中一切复杂生化过程,是影响物质周转和养分元素释放的关键因素,土壤酶活性能指示土壤质量状况和水平。本文选取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作为研究对象,对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垂直特征及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探究黄河滩区和背河洼地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存在的差异,揭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剖面上,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表层土壤酶活性最高,随着土层加深,土壤酶活性减少,40 cm以下各土层土壤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人工林、天然湿地、水田和水浇地表层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土层,裸地土壤酶活性剖面变化较小,土层间差异不显著。(2)土地利用类型影响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土壤酶活性特征,黄河滩区人工林、天然湿地、水田和水浇地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高于裸地,碱性磷酸酶活性低于裸地。裸地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各土层活性均比其他四种用地类型高,且随着土层加深,差异性加大。人工林和水浇地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大于天然湿地、水田和裸地,随着土层加深,差异减小,到60 cm以下各土层均低于裸地,水浇地蔗糖酶活性...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滩区和背河洼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驱动机制


技术路线图

位置,黄河,水稻,小麦


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滩区和背河洼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驱动机制8图2-1研究区位置图2.1.2社会经济概况样地所在乡镇总人口数11.55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农业是乡镇支柱产业,共有耕地12.34万亩,黄河滩区主要耕地类型是水浇地,背河洼地主要耕地类型是水田。黄河滩区和背河洼地主要农作物存在一定差异,黄河滩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薯、大豆、玉米等,背河洼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等。目前黄河滩区的主要土地类型有水浇地、水田、天然湿地、裸地、人工林,其中水田为水浇地改造,种植藕或者水稻,零星分布,种植水稻的水田实行水稻-小麦种植制度,水稻产量在6700kg·hm-2左右,小麦产量在6000kg·hm-2左右。水浇地主要采用地下水灌溉,实行花生(玉米)-小麦种植制度,花生产量5000kg·hm-2左右,玉米产量在7500kg·hm-2左右。天然湿地多分布在黄河主河道附近,呈带状分布,水源主要受黄河汛期和天然降水的影响,湿地内植被丰富,是黄河滩区主要的放牧场所。背河洼地粮食产量高于黄河滩区,背河洼地水浇地多选择地势较高地块,多为引黄灌渠清理堆积的淤沙,高于地面1m左右,种植制度与黄河滩区相似,采用花生(玉米)-小麦种植制度,花生产量5500kg·hm-2左右,玉米产量在8000kg·hm-2左右,小麦产量在7500kg·hm-2左右;水田有两种种植模式,一种是一年一季,种植完水稻以后,不再进行耕种,作为下一季水稻育苗地,另一种是水稻-小麦种植制度,水稻产量在9000kg·hm-2左右,小麦产量在8000kg·hm-2左右。

土地利用图,土壤酶,土地利用,黄河


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滩区和背河洼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驱动机制13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是水浇地最高,显著高于人工林和裸地(P<0.05);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是裸地最高,显著高于人工林、水田和水浇地(P<0.05);人工林、天然湿地和裸地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水田和水浇地(P<0.05)。图3-1黄河滩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酶活性特征SL:土层SoiLLayers;LT:用地类型Landtype;SL×LT:土层和用地类型交互作用。图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n=4),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同一土层不同用地类型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同一用地类型不同土层差异显著(P<0.05)。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人工林、天然湿地、水田、水浇地和裸地)四种土壤酶活性均呈不同幅度的降低趋势(图3-1)。裸地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小幅降低(25.2%),人工林和水浇地降幅较大(54.3%、56.7%);裸地土壤的脲酶活性在整个剖面也变化不大(0.050.07mg·g-1·24h-1),人工林和水浇地降幅较大(分别降低86.6%和95.1%);裸地蔗糖酶活性剖面变化最小(0.23-0.35mg·g-1·24h-1),各土层差异不显著,人工林降幅最大(97.4%);水浇地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快速降低,而裸地和天然湿地变化较为稳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西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土壤抗蚀性研究[J]. 吕宸,宫渊波,车明轩,许蔓菁,康成芳,龚伟,刘韩.  水土保持学报. 2020(02)
[2]黄河泥沙冲/沉积区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空间特征及变异机制[J]. 张俊华,李国栋,王岩松,朱连奇,赵文亮,丁亚鹏.  地理学报. 2020(03)
[3]生物土壤结皮对黄河源区人工草地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孙华方,李希来,金立群,李成一,张静.  草地学报. 2020(02)
[4]黄河下游滩区原阳段硒元素分布特征[J]. 伍艳,任海平,杨忠芳.  人民黄河. 2020(03)
[5]东北黑土成土母质培肥过程中土壤肥力变化特征[J]. 李娜,韩晓增,盛明,龙静泓.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4)
[6]森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质量相关性探究[J]. 曹婷婷,郭振.  生物化工. 2019(06)
[7]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李冰,李玉双,陈琳,史荣久,魏建兵,刘厶瑶,宋雪英,侯永侠,陈红亮.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8]冀南平原盐渍化改造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研究[J]. 高转琴,王丹,牛灵安,郝晋珉.  土壤通报. 2019(06)
[9]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粤西砖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李进,郑超,陈伯豪,段婷婷,张宇,梁燕秋.  热带农业科学. 2019(11)
[10]红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与化学性质对氮添加的响应[J]. 吕来新,宋蕾,刘志理,张金波,金光泽.  环境科学. 2020(04)

博士论文
[1]祁连山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D]. 卢虎.甘肃农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黄河下游开封段背河洼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D]. 李颜颜.河南大学 2019
[2]基于价值量的黄河下游背河洼地区(开封段)生态安全评价及分区[D]. 庞博.河南大学 2019
[3]秦王川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研究[D]. 王莹.甘肃农业大学 2013
[4]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的影响研究[D]. 黄剑.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573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73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0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