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潜水位区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碳库特征
发布时间:2022-01-06 21:59
土壤碳库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它对土壤质量及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均有很大影响。煤矿区采煤影响下土地利用发生了变化,土壤碳库如何响应,是采煤区塌陷地及其复垦土壤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本论文以对华东高潜水位平原煤矿区塌陷地及复垦土地的全面调查为依据,以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采煤塌陷复垦区为典型案例区,在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测试化验与分析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复垦及利用方式的复垦土壤有机碳、无机碳的构成及数量变化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复垦及利用方式对复垦土壤碳库影响的因果关系。此成果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拓宽土壤碳库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也可为高潜水位煤矿区塌陷地复垦方式和利用方式的选择提供直接参考。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如下:1.系统地分析了煤矿区土壤碳库组分构成及其与一般自然土壤碳库组分构成的差异。提出了将土壤有机碳分为不稳定有机碳和相对稳定有机碳,复垦土壤除了含量有一般土壤中各种碳外,还含有煤碳,并将煤碳归类为相对稳定性有机碳的观点;分析了煤矿区土壤煤碳的来源及分布;将复垦土壤中的无机碳进行类似于有机碳的划分;探讨了煤矿区复垦土壤各类碳之间和关系及其敏感性。2.弄清了复垦土壤碳库...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缩写码注释表
1 绪论
1.1 土地复垦相关问题
1.2 土壤碳库组分及变化
1.3 复垦土壤碳库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
1.5 选题研究项目支撑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
2.4 研究路线
2.5 指标测定方法
2.6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 采煤塌陷区土壤碳库构成分析
3.1 煤矿区土壤碳库构成
3.2 采煤塌陷区土壤各类碳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生物有效性
3.3 采煤塌陷区土壤各类碳的敏感性
3.4 本章小结
4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TC、TOC、TIC 特征
4.1 土地塌陷及复垦过程土壤 TC、TOC、TIC 的变化特征
4.2 采煤不同复垦方式土壤 TC、TOC、TIC 特征
4.3 不同利用方式复垦土壤(TC、TOC、TIC 特征
4.4 复垦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 TC、TOC 和 TIC 特征的相关性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各类无机碳特征
5.1 复垦土壤 WDIC 特征
5.2 复垦土壤 PIC、LFIC 特征
5.3 复垦土壤 MIC 和 HFIC 特征
5.4 复垦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无机碳之间相关性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不稳定有机碳特征
6.1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MBC 特征
6.2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WDOC 特征
6.3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POC 和 LFOC 特征
6.4 复垦土壤物理性状与不稳定性有机碳的相关性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相对稳定性有机碳特征
7.1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MOC 特征
7.2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HFOC 特征
7.3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黑碳和煤炭(BC+CC)特征
7.4 复垦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相对稳定性有机碳的相关性
7.5 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基于土壤碳构成的复垦土壤碳库质量分析
8.1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及模型
8.2 复垦土壤碳库质量综合分析
8.3 影响复垦土壤碳库质量的外部因素
8.4 复垦土壤碳库质量综合评价的应用性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煤矿区土地复垦及利用建议
9.3 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573240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缩写码注释表
1 绪论
1.1 土地复垦相关问题
1.2 土壤碳库组分及变化
1.3 复垦土壤碳库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
1.5 选题研究项目支撑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
2.4 研究路线
2.5 指标测定方法
2.6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 采煤塌陷区土壤碳库构成分析
3.1 煤矿区土壤碳库构成
3.2 采煤塌陷区土壤各类碳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生物有效性
3.3 采煤塌陷区土壤各类碳的敏感性
3.4 本章小结
4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TC、TOC、TIC 特征
4.1 土地塌陷及复垦过程土壤 TC、TOC、TIC 的变化特征
4.2 采煤不同复垦方式土壤 TC、TOC、TIC 特征
4.3 不同利用方式复垦土壤(TC、TOC、TIC 特征
4.4 复垦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 TC、TOC 和 TIC 特征的相关性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各类无机碳特征
5.1 复垦土壤 WDIC 特征
5.2 复垦土壤 PIC、LFIC 特征
5.3 复垦土壤 MIC 和 HFIC 特征
5.4 复垦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无机碳之间相关性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不稳定有机碳特征
6.1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MBC 特征
6.2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WDOC 特征
6.3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POC 和 LFOC 特征
6.4 复垦土壤物理性状与不稳定性有机碳的相关性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相对稳定性有机碳特征
7.1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MOC 特征
7.2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 HFOC 特征
7.3 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黑碳和煤炭(BC+CC)特征
7.4 复垦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相对稳定性有机碳的相关性
7.5 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基于土壤碳构成的复垦土壤碳库质量分析
8.1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及模型
8.2 复垦土壤碳库质量综合分析
8.3 影响复垦土壤碳库质量的外部因素
8.4 复垦土壤碳库质量综合评价的应用性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煤矿区土地复垦及利用建议
9.3 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573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7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