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新晃县耕地质量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15:12
  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以来,新晃县的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农业是根本,农村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三废”不断产生,给农村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农村的耕地质量;现代农业大量的采用农药和化肥以追求高产,农业留下的一些污染的废弃物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造成农业土壤得到了很大的污染,农产量的提高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对新晃县耕地进行调查和质量评价,可以为以后的农业结构调整作参考,可以建设无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可以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品质,最后提高农民收入,进而促进整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当地的耕地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在全县23个乡镇采集土样4697个,其中:一般农化土样4041个,试验示范基础土样496个,并完成了其他样品160个,共完成土样检测4697个,其中大量元素28108项次、中微量元素2400项次。对相关的样本进行了化验检查和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新晃县的耕地土壤养分平均含量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4.67g/kg、全氮为2.06g/kg、有效磷16.20mg/kg、速效钾78.94mg/kg、缓...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我国耕地质量情况及耕地质量评价意义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章 新晃县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气候条件
        2.1.2 水文特征
    2.2 新晃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概况
        2.2.1 耕地利用现状
第三章 新晃县耕地质量评定方法
    3.1 耕地质量评定的依据
    3.2 耕地质量评定方法和步骤
        3.2.1 耕地质量评定方法
        3.2.2 耕地质量评定步骤
            3.2.2.1 确定评价指标
            3.2.2.2 确定评价单元
第四章 新晃县耕地质量现状分析
    4.1 新晃县耕地土壤基本肥力指标
        4.1.2 土壤全氮(N)
        4.1.3 土壤磷素(P)
        4.1.4 土壤钾素(N)
        4.1.5 有效铁(Fe)
        4.1.6 有效硼
        4.1.7 土壤有效硫
    4.2 新晃县耕地质量等级及现状分祈
        4.2.1 一级地
        4.2.2 二级地
        4.2.3 三级地
        4.2.4 四级地
        4.2.5 五级地
        4.2.6 六级地
        4.2.7 七级地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5.1 多渠道提高土地肥力的建议
        5.1.1 增种绿肥,增施有机肥
        5.1.2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5.1.3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
        5.1.4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
    5.2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措施
        5.2.1 加强中低产耕地改良
        5.2.2 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
        5.2.3 科学施肥、保持耕地养分平衡
    5.3 减少农村土地污染的对策
        5.3.1 宣传教育,营造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氛围
        5.3.2 加强法规建设,控制和消除农业面源污染
        5.3.3 完善体系,强化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监测
        5.3.4 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5.4 耕地土壤污染改良措施
        5.4.1 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治理
        5.4.2 采取增施有机肥和农业生态修复措施
        5.4.3 施用土壤改良剂
        5.4.4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城市工业三废排放
        5.4.5 合理组织农田灌溉,防止污灌造成的污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7-2008年北京市通州区耕地质量现状及提升建议[J]. 吴万军.  北京农业. 2010(03)
[2]基于GIS的小尺度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丁庄镇为例[J]. 程晋南,赵庚星,张子雪,王静.  自然资源学报. 2009(03)
[3]变“藏粮于民”为“藏粮于地”——湖南省探索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J]. 钟钰,秦富.  黑龙江粮食. 2009(01)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化耕地质量保护[J]. 孙佑海,柴涛修.  中国土地. 2009(01)
[5]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北京大兴区耕地质量评价[J]. 孔祥斌,刘灵伟,秦静.  地理学报. 2008(08)
[6]基于信息技术的县域耕地质量评价研究[J]. 张胜海,刘玉忠,张考,姜玉超.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9)
[7]ArcView空间分析方法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王永峰.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9)
[8]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方法[J]. 孔祥斌,刘灵伟,秦静,苗宇新.  地理科学进展. 2007(04)
[9]我国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J]. 鲁明星,贺立源,吴礼树.  生态环境. 2006(04)
[10]基于MAP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 毕如田,王镔,王晋民.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硕士论文
[1]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研究[D]. 李丹.南京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78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78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9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