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方式对东北农田土壤NH 3 挥发和N 2 O排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9 23:52
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但也会影响土壤NH3挥发和N2O的排放.探索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对于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利用Los Gatos Research (LGR)超便携NH3分析仪和密闭式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NH3挥发和N2O排放的特征,试验设4个处理(覆盖还田,即表面覆盖玉米秸秆,0~20和20~40 cm土壤分层扰动后填回,记为JG0-0;常规还田,即秸秆与0~20 cm土壤混合,20~40 cm土壤扰动后填回,记为JG0-20;深还田,秸秆与20~40 cm土壤混合,0~20 cm土壤挖出后填回,记为JG20-40;对照处理,即无玉米秸秆还田,0~20和20~40 cm土壤分层扰动后填回,记为CK).结果表明:(1)相比于CK,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显著降低了土壤NH3挥发量,增...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2020,33(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玉米生长季气温与降雨量的变化情况
由图2可知,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NH3挥发通量在不同施肥时期具有不同特征.在播种期施肥后第2天,JG0-0、JG0-20、JG20-40、CK各处理下NH3挥发通量均达到峰值,分别为47.85、44.83、59.18、34.59μg?(m2·h),随后逐渐下降.5月16日和5月17日分别出现降雨后,气温回升,各处理下土壤NH3挥发通量亦呈现上升趋势,并在5月20日再次出现峰值,此时,JG0-20处理下NH3挥发通量最高,为56.19μg?(m2·h),JG0-0处理下为46.64μg?(m2·h),JG20-40处理下为55.38μg?(m2·h),CK处理下为52.66μg?(m2·h).此后,各处理下NH3挥发通量降低并在较低范围内趋于稳定.拔节期追肥后第1天,各处理下土壤NH3挥发通量均达到峰值,此时CK处理下最高,为65.13μg?(m2·h),其次是JG20-40和JG0-20处理,分别为57.25和42.41μg?(m2·h),JG0-0处理最低,为38.66μg?(m2·h).追肥后第7天,各处理下NH3挥发通量再次出现峰值,这可能与当日较高的气温有关.由于季节原因,气温逐渐升高,7月15日后,NH3挥发通量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且CK处理下的增加趋势与其他处理相比更为明显.吐丝期追肥后各处理下土壤NH3挥发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呈现较大波动,但总体趋势较为一致,从图2可以看出,施肥后第2天,土壤NH3挥发通量达到峰值,7月29日后CK处理下NH3挥发通量高于其他处理,有可能是因为秸秆还田减缓了气温对土温和土壤水分的影响,从而影响了NH3挥发通量.2.2 土壤NH3挥发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及气温的关系
通过对10 cm土壤含水量(W)和气温(T")进行双因素回归方程拟合(FNH3=208.698-10.076T"+0.135T"2-8.495W+0.044W2+0.229T"W,R2=0.48,P<0.01),可以更好地描述土壤含水量与气温对土壤NH3挥发通量变化的协同作用(见图3).如图3所示,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气温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NH3的挥发,而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气温升高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NH3的挥发.当气温较低时,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NH3挥发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而当气温较高时,土壤NH3的挥发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2.3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控释氮肥减量配施对土壤氨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J]. 蒋一飞,巴闯,王丹蕾,陈松岭,杨明,邹洪涛,张玉龙. 环境科学研究. 2019(01)
[2]秸秆均匀还田对东北地区黑钙土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范围,吴景贵,李建明,何瑞成,姚颜莹,王笃超,孙玲,王彩云. 土壤学报. 2018(04)
[3]秸秆深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韩錦泽,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徐强. 土壤通报. 2016(05)
[4]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呼吸及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J]. 王维钰,乔博,Kashif AKHTAR,袁率,任广鑫,冯永忠.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1)
[5]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 刘韵,柳文丽,朱波. 土壤学报. 2016(03)
[6]秸秆还田与深松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徐永刚,马强,周桦,姜春明,宇万太. 土壤通报. 2015(02)
[7]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赵亚丽,郭海斌,薛志伟,穆心愿,李潮海.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6)
[8]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棕壤N2O排放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兰宇,孟军,杨旭,江琳琳,刘遵奇,刘赛男,陈温福. 生态学杂志. 2015(03)
[9]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温度、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 杨滨娟,黄国勤,钱海燕. 土壤学报. 2014(01)
[10]农田土壤N2O和NO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J]. 蔡延江,丁维新,项剑. 土壤. 2012(06)
本文编号:3579671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2020,33(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玉米生长季气温与降雨量的变化情况
由图2可知,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NH3挥发通量在不同施肥时期具有不同特征.在播种期施肥后第2天,JG0-0、JG0-20、JG20-40、CK各处理下NH3挥发通量均达到峰值,分别为47.85、44.83、59.18、34.59μg?(m2·h),随后逐渐下降.5月16日和5月17日分别出现降雨后,气温回升,各处理下土壤NH3挥发通量亦呈现上升趋势,并在5月20日再次出现峰值,此时,JG0-20处理下NH3挥发通量最高,为56.19μg?(m2·h),JG0-0处理下为46.64μg?(m2·h),JG20-40处理下为55.38μg?(m2·h),CK处理下为52.66μg?(m2·h).此后,各处理下NH3挥发通量降低并在较低范围内趋于稳定.拔节期追肥后第1天,各处理下土壤NH3挥发通量均达到峰值,此时CK处理下最高,为65.13μg?(m2·h),其次是JG20-40和JG0-20处理,分别为57.25和42.41μg?(m2·h),JG0-0处理最低,为38.66μg?(m2·h).追肥后第7天,各处理下NH3挥发通量再次出现峰值,这可能与当日较高的气温有关.由于季节原因,气温逐渐升高,7月15日后,NH3挥发通量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且CK处理下的增加趋势与其他处理相比更为明显.吐丝期追肥后各处理下土壤NH3挥发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呈现较大波动,但总体趋势较为一致,从图2可以看出,施肥后第2天,土壤NH3挥发通量达到峰值,7月29日后CK处理下NH3挥发通量高于其他处理,有可能是因为秸秆还田减缓了气温对土温和土壤水分的影响,从而影响了NH3挥发通量.2.2 土壤NH3挥发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及气温的关系
通过对10 cm土壤含水量(W)和气温(T")进行双因素回归方程拟合(FNH3=208.698-10.076T"+0.135T"2-8.495W+0.044W2+0.229T"W,R2=0.48,P<0.01),可以更好地描述土壤含水量与气温对土壤NH3挥发通量变化的协同作用(见图3).如图3所示,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气温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NH3的挥发,而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气温升高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NH3的挥发.当气温较低时,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NH3挥发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而当气温较高时,土壤NH3的挥发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2.3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控释氮肥减量配施对土壤氨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J]. 蒋一飞,巴闯,王丹蕾,陈松岭,杨明,邹洪涛,张玉龙. 环境科学研究. 2019(01)
[2]秸秆均匀还田对东北地区黑钙土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范围,吴景贵,李建明,何瑞成,姚颜莹,王笃超,孙玲,王彩云. 土壤学报. 2018(04)
[3]秸秆深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韩錦泽,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徐强. 土壤通报. 2016(05)
[4]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呼吸及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J]. 王维钰,乔博,Kashif AKHTAR,袁率,任广鑫,冯永忠.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1)
[5]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 刘韵,柳文丽,朱波. 土壤学报. 2016(03)
[6]秸秆还田与深松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徐永刚,马强,周桦,姜春明,宇万太. 土壤通报. 2015(02)
[7]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赵亚丽,郭海斌,薛志伟,穆心愿,李潮海.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6)
[8]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棕壤N2O排放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兰宇,孟军,杨旭,江琳琳,刘遵奇,刘赛男,陈温福. 生态学杂志. 2015(03)
[9]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温度、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 杨滨娟,黄国勤,钱海燕. 土壤学报. 2014(01)
[10]农田土壤N2O和NO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J]. 蔡延江,丁维新,项剑. 土壤. 2012(06)
本文编号:3579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7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