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丹江口水源涵养区退耕还草土壤线虫群落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2-01-12 11:46
  为评估丹江口水源涵养区退耕还草的土壤生态效应,2017年9月,选取3块同一土壤类型、退耕3年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作为退耕还草的代表样地,以相邻未退耕的玉米(Zea Mays)田为对照,比较分析退耕还草土壤线虫群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退耕还草样地0~10 cm土层含水量显著提高15.86%(P<0.05),pH值显著降低5.06%(P<0.05);10~20 cm土层pH值显著降低4.57%(P<0.05),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26.83%(P<0.05)。退耕种植紫花苜蓿草地共鉴定出土壤线虫18 307条,49个属,未退耕玉米田共鉴定出土壤线虫10 706条,45个属,退耕还草后土壤线虫c-p类群由短世代型向长世代型转移,土壤环境受到扰动降低,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增加,结构指数(SI)和富集指数(EI)表明退耕还草提高了土壤健康程度,同时降低了土壤所受的干扰程度。土壤线虫数量与土壤pH值、含水量、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相对丰度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 

【文章来源】: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37(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丹江口水源涵养区退耕还草土壤线虫群落变化特征


退耕还草土壤线虫丰度变化

类群,丰度,指数


退耕还草土壤线虫营养类群变化

类群,土层,象限,食物网


由图4可知,退耕种植紫花苜蓿草地0~10 cm土层的富集指数EI值为39.45~75.83,结构指数SI值为7.96~58.38,10~20 cm土层的EI值为50.38~79.78,SI值为39.94~74.06;未退耕玉米田0~10 cm土层EI值为5.60~95.20,SI值为4.80~64.00,10~20 cm土层EI值为51.75~81.90,SI值为15.04~71.03。0~10 cm土层中,退耕地更集中靠拢于A、B象限,未退耕农田分布于D象限的较多,说明退耕还草后土壤环境受到的干扰较低,食物网由退化向结构化状态发展;10~20 cm土层中,与退耕地的分布相比较,未退耕农田各样地更向B象限靠拢,表明退耕还草土壤受到的干扰程度降低,食物网趋向于成熟。2.4 土壤线虫群落特征指数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微食物网结构与生态功能[J]. 杜晓芳,李英滨,刘芳,宿晓琳,李琪.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2)
[2]基于土壤线虫群落分析的油页岩废渣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过程中的土壤食物网能流状况[J]. 王祖艳,邵元虎,夏汉平,傅声雷.  生态学报. 2017(17)
[3]丹江口库区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章影,廖畅,姜庆虎,刘峰.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1)
[4]南水北调中线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J]. 殷格兰,邵景安,郭跃,党永峰,徐新良.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1)
[5]不同利用方式对豫西黄土丘陵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J]. 刘晶,赵燕,张巧明,徐少君.  草业学报. 2016(08)
[6]丹江口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地表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J]. 闫东锋,王德彩,杨喜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03)
[7]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在共生早期的信号交流[J]. 段倩倩,杨晓红,黄先智.  微生物学报. 2015(07)
[8]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J]. 刘艳丽,李成亮,高明秀,张民,赵庚星.  生态学报. 2015(15)
[9]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特征[J]. 刘艳,宋同清,蔡德所,曾馥平,彭晚霞,杜虎.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6)
[10]线虫区系分析指示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J]. 陈云峰,韩雪梅,李钰飞,胡诚.  生态学报. 2014(05)

博士论文
[1]黄土丘陵区根际微生物对退耕地植被恢复的响应[D]. 张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



本文编号:3584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84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4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