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植被恢复对高速公路工程堆积体土壤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22 17:35
  以红壤区植被恢复5 a的昌栗高速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植被恢复对工程堆积体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沿线选择6个工程堆积体,在堆积平台设置标准样方,采集土样,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0~10 cm土壤密度及含水量都最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都最大; 20~40 cm土壤密度及含水量都最大,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都最小。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密度、含水量逐渐增加,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逐渐降低;(2)0~10 cm土层有机质、速效氮含量都最大,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最小,10~20 cm的速效钾、速效磷都最大。随着土层的深入,不同的化学性质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有机质逐渐降低,而速效钾、速效磷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速效氮含量逐渐降低。由此可见,植被恢复5 a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项目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2.2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1 密度
        3.1.2 土壤水分
        3.1.3 孔隙度
    3.2 植被恢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1 有机质
        3.2.2 速效钾
        3.2.3 速效磷
        3.2.4 速效氮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路工程弃渣场变更及控制措施研究[J]. 吴玉锋,周茂荣.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01)
[2]露天矿废弃地不同植被修复下土壤肥力的差异性研究[J]. 丁宏宇,刘宝勇,连明慧.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01)
[3]不同工程堆积体坡面治理措施对土壤抗冲刷侵蚀能力的影响[J]. 牛耀彬,高照良,齐星圆,李玉亭婷,李永红.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2)
[4]黄土高原煤矿区复垦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预测[J]. 南锋,朱洪芬,毕如田.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1)
[5]金尾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演变[J]. 彭东海,侯晓龙,何宗明,刘露奇,蔡丽平,林静雯,江瑞荣,黄福才,钟均华.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1)
[6]模拟降雨条件下赣北地区弃土堆置体侵蚀产沙试验研究[J]. 王雪松,谢永生,田飞,丁亚东,陈曦.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2)
[7]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监测对象概化模型研究[J]. 李智广,李骜,吴志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14(03)
[8]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特性的演变[J]. 杨宁,邹冬生,杨满元,林仲桂,宋光桃,陈志阳,赵林峰.  生态学报. 2014(10)
[9]贵州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种的选择及应用[J]. 龙翾宇,王竞,胡佳佳.  中国水土保持. 2012(10)
[10]海州露天矿废弃地植被优化配置模式研究[J]. 刘宝勇,李艳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11(12)

硕士论文
[1]植被恢复模式对成庄矿排矸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张会芳.山西农业大学 2018
[2]扰动重构土体生物措施改良效果研究[D]. 袁雪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7
[3]陕西北部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区植被配置[D]. 张维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4]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堆置体下垫面概化与水土流失特征研究[D]. 赵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02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02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0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