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转TaDREB4基因抗旱小麦TB4对其根际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23 05:18
  近年来,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规模种植,随着种植的范围和面积的日益扩大其带来的潜在生态安全问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担忧及探讨。作物种植的土壤是植物与环境发生相互影响的重要场所,因此研究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研究以转TaDREB4基因抗旱小麦TB4为材料研究转基因小麦对其根际土壤中主要功能酶、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影响。TB4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制,在前期研究中表现出较好的耐旱特性。于2012年10月将转TaDREB4基因抗旱小麦TB4及其受体播种于山东农业科学院实验基地,同时为了更加有效的说明其有无明显影响,分为自然条件播种及旱胁迫播种,转基因小麦TB4及其受体济麦19分别设置四个重复。在播种期,返青期,灌浆期,成熟期四个生长时期进行采样,采用五点采样法采集转基因小麦与受体小麦根际土壤用于环境安全评价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酶活性测定主要测定了其根际土壤中脲酶,脱氢酶,蔗糖酶的活性,分别采用靛蓝比色法,TTC还原法,DNS比色法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及旱胁迫条件下种植的转基因小麦TB4及其受体济麦19的土壤脲酶...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章综述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及现状
        1.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程
        1.2 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
        1.3 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1.4 转基因发展展望
    2. 转基因作物的贡献及风险
        2.1 转基因作物的贡献
        2.2 转基因作物种植的风险
    3 转基因安全评价
        3.1 转基因安全评价主要方向
        3.2 转基因安全种植的主要评价内容
        3.3 转基因安全评价的局限性
    4 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及内容
        4.1 研究意义
        4.2 研究目标
        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小麦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检测结果
        2.2 小麦根际土壤脱氢酶活性检测结果
        2.3 小麦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检测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镰刀菌检测结果
        2.2 荧光假单胞菌检测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DGGE检测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
        2.2 DGGE检测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化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体系介绍、发展建议及生物技术舆论导向[J]. 康乐,陈明.  植物生理学报. 2013(07)
[2]转AtPAP15基因大豆种植对根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 吴凡,林桂潮,吴坚文,姚涓,周峰,姜大刚,梅曼彤,穆虹.  土壤学报. 2013(03)
[3]2012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J]. Clive James.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3(02)
[4]岩溶区典型根系地下生境类型中土壤酶活性研究[J]. 符裕红,黄宗胜,喻理飞.  土壤学报. 2012(06)
[5]Effect of vegetation of transgenic Bt rice lines and their straw amendment on soil enzymes, respiration, functional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oil microorganisms under field conditions[J]. Hua Fang1,2, Bin Dong1,3, Hu Yan1, Feifan Tang1, Baichuan Wang1, Yunlong Yu1,2, 1. Institute of Pesticide and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of Crop Pathogens and Insect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Hangzhou 310058, China 3.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Qidu, Wujiang 215234,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07)
[6]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及我国的发展策略[J]. 李建平,肖琴,周振亚,耿瑜.  农业经济问题. 2012(01)
[7]2011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J]. Clive James.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01)
[8]应用RT-qPCR技术定量检测湖泊水体中蓝藻方法的比较[J]. 彭宇科,岳冬梅,武俊,肖琳,杨柳燕.  微生物学通报. 2011(04)
[9]2010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J]. Clive James.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1(03)
[10]太湖梅梁湾附生细菌和游离细菌群落结构分析[J]. 董娟,何晓红,李大平,张雅舒,陶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01)



本文编号:3603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03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