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20:15
选择黑龙江省海伦市相邻耕地和林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深度以及部分地球化学特征等对土壤中蔗糖酶、脲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酶受土壤深度影响较为明显,表层土壤中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深层土壤,而与土地利用方式无关;脲酶受土壤深度影响较小,但土地利用方式对其影响较大,如种植大豆可以显著提升土壤脲酶的活性,除此之外脲酶活性还受土壤黏粒含量的影响;过氧化物酶活性主要受控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受土壤深度影响较小,但深层林地土壤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深层耕地土壤.
【文章来源】:地质与资源. 2020,29(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海伦市土壤样品采集点位置图
由表1可以看出,土壤脲酶活性与多种物理化学有一定相关性.其中土壤黏粒的含量与脲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明显,黏粒含量较多的土样中脲酶的活性也相对较高,黏粒含量较少的土样中的脲酶活性也相对较低.有机质对脲酶的活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采样点脲酶活性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这与前人关于土壤脲酶活性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有研究指出p H值对土壤脲酶的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28],而本次测试结果该特征并不明显,这可能与研究区土壤均以弱酸性为主,p H值波动较小有关.图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脲酶活性比较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脲酶活性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作不同农作物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的影响[J]. 刘岚君,何季,文雪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06)
[2]不同有机物料对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 王艳.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7)
[3]高原地区不同农作物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J]. 李文凤,房翠翠,牛玉昊,霍英芝. 北方园艺. 2014(12)
[4]广东省典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徐华勤,章家恩,冯丽芳,全国明,胡蓉蓉,毛丹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6)
[5]不同土地利用和施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J].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王守宇,李晓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6)
[6]农药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闫雷,李晓亮,秦智伟,敖斯刚. 农机化研究. 2009(11)
[7]寒地黑土大豆轮作与连作不同年限土壤酶活性及相关肥力因子的变化[J].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王守宇,李晓慧,许艳丽. 大豆科学. 2009(04)
[8]pH变化对酸性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王涵,王果,黄颖颖,陈璟,陈妹妹. 生态环境. 2008(06)
[9]长期施肥对东北黑土酶活性的影响[J].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王守宇.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3)
[10]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响[J]. 王光华,金剑,韩晓增,刘居东,刘晓冰. 应用生态学报. 2007(06)
硕士论文
[1]五种农药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 闫颖.东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13018
【文章来源】:地质与资源. 2020,29(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海伦市土壤样品采集点位置图
由表1可以看出,土壤脲酶活性与多种物理化学有一定相关性.其中土壤黏粒的含量与脲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明显,黏粒含量较多的土样中脲酶的活性也相对较高,黏粒含量较少的土样中的脲酶活性也相对较低.有机质对脲酶的活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采样点脲酶活性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这与前人关于土壤脲酶活性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有研究指出p H值对土壤脲酶的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28],而本次测试结果该特征并不明显,这可能与研究区土壤均以弱酸性为主,p H值波动较小有关.图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脲酶活性比较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脲酶活性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作不同农作物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的影响[J]. 刘岚君,何季,文雪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06)
[2]不同有机物料对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J]. 王艳.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7)
[3]高原地区不同农作物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J]. 李文凤,房翠翠,牛玉昊,霍英芝. 北方园艺. 2014(12)
[4]广东省典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徐华勤,章家恩,冯丽芳,全国明,胡蓉蓉,毛丹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6)
[5]不同土地利用和施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J].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王守宇,李晓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6)
[6]农药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闫雷,李晓亮,秦智伟,敖斯刚. 农机化研究. 2009(11)
[7]寒地黑土大豆轮作与连作不同年限土壤酶活性及相关肥力因子的变化[J].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王守宇,李晓慧,许艳丽. 大豆科学. 2009(04)
[8]pH变化对酸性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王涵,王果,黄颖颖,陈璟,陈妹妹. 生态环境. 2008(06)
[9]长期施肥对东北黑土酶活性的影响[J].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王守宇.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3)
[10]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响[J]. 王光华,金剑,韩晓增,刘居东,刘晓冰. 应用生态学报. 2007(06)
硕士论文
[1]五种农药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 闫颖.东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13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1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