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赣江上游平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2-02-12 08:52
  [目的]研究赣江上游平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流域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平江流域内10个雨量站点1989—2018年共30 a的日降雨量数据,采用降雨侵蚀力日降雨简易计算模型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对平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借助ArcGIS 10.1中的克里金插值法对平江流域的降雨侵蚀力进行空间分析。[结果]平江流域降雨侵蚀力在1989—2018年间平均值为4 233 MJ·mm/(hm2·h·a),最大值为6 766.5 MJ·mm/(hm2·h)(2015年),最小值为2 191 MJ·mm/(hm2·h)(2003年);流域内30 a降雨侵蚀力变化较为平稳,年际间呈现出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年内分布同降水量一致,表现为双峰型,分别在6月和8月。降雨侵蚀力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东北向中南方向递减,而后向西南方向递增,最大值出现在北部城冈站附近,最小值出现在中南部龙口站附近。[结论]平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流域内降水时空分布基本一致。对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而言...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2020,40(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降雨侵蚀力计算方法
    2.3 分析方法
        2.3.1 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
        2.3.2 气候倾向率
        2.3.3 小波分析
        2.3.4 空间插值
3 结果与分析
    3.1 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特征
    3.2 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特征
    3.3 降雨侵蚀力空间变化特征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鄱阳湖流域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J]. 姬志军,张连明.  人民黄河. 2019(06)
[2]1961—2014年鄱阳湖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J]. 曾瑜,厉莎,胡煜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1)
[3]基于统计检验的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模型比较[J]. 马小晴,郑明国.  资源科学. 2018(08)
[4]水蚀预报中降雨侵蚀力研究进展[J]. 何绍浪,李凤英,何小武.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2)
[5]近60年来江西省各等级侵蚀性降雨与降雨侵蚀力的关系[J]. 何绍浪,何小武,李凤英,郭小君.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6]江西省50余年来降雨侵蚀力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J]. 马良,姜广辉,左长清,邱国玉,霍荟阁.  农业工程学报. 2009(10)
[7]基于GIS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J]. 朱求安,张万昌,余钧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8]利用日降雨量资料估算西南地区的降雨侵蚀力[J]. 宁丽丹,石辉.  水土保持研究. 2003(04)
[9]中国降雨侵蚀力R值的计算与分布(Ⅰ)[J]. 王万中,焦菊英,郝小品,张宪奎,卢秀琴,陈法扬,吴素业.  水土保持学报. 1995(04)
[10]闽东南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的研究[J]. 黄炎和,卢程隆,郑添发,付勤,许建金.  水土保持学报. 1992(04)



本文编号:3621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21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c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