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猪场废水高效絮凝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7 13:0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畜禽养殖业也在迅猛的发展中。随之而来的是畜禽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巨大压力。在畜禽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絮凝剂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传统的无机盐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替代品,生物絮凝剂相比其他几种絮凝剂而言更加低毒安全且生物友好环境友好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人们对其也是越来越关注。鉴于在猪场废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生物絮凝剂作为今后絮凝剂的重点发展方向。本实验室希望从环境中针对猪场废水筛选到有效的生物絮凝菌,以期获得适合于处理猪场废水的生物絮凝剂。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本研究从华中农业大学精品猪场兼性塘、实验鱼塘塘泥、试验田土壤中筛选出17个有效菌落。并从中筛选到两株高效絮凝菌A1、A3。经生化鉴定与16Sr DNA测序比对确定A1为拉乌尔菌属,A3为假单胞菌属,遂命名为拉乌尔菌A1和假单胞菌A3。(2)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分析拉乌尔菌A1最佳发酵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尿素,最佳培养温度为25-30℃,培养基初始p H控制在6-7之间,在5g/L的高岭土试验中,最佳絮凝条件为p H=8、絮凝剂添加2%(v/v)、助凝剂添加2.5%(v/v);假单胞菌A3...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猪场废水高效絮凝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颗粒的絮凝模式图

猪场废水高效絮凝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胶体结构图

猪场废水高效絮凝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菌落形态与革兰染色Fig.3ColonymorphologyandGramstaininga)拉乌尔菌A3菌落形态;b)假单胞菌A3菌落形态;c)拉乌尔菌A1革兰染色;d)假单胞菌A3革兰染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株高效嗜碱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研究[J]. 韩冰,丁雷,史沐,周建民,袁明珠,任颖,李爽,崔长征.  环境科学研究. 2020(09)
[2]低温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筛选及其脱氮特性[J]. 杨墨,刘乾亮,吕东伟,马军,刘惠玲.  中国给水排水. 2019(23)
[3]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探讨[J]. 杨景源.  环境与发展. 2019(06)
[4]一株自然发酵甘薯酸浆的促淀粉絮凝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共凝集特性[J]. 季子非,王筱瑜,田原,许云贺,郭浩男,邢铖,王淋枫,张莉力.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1)
[5]微丝菌诱发污泥膨胀生长特性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 杨敏,杨思敏,范念斯,齐嵘.  环境工程学报. 2019(02)
[6]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及絮凝特性研究[J]. 武晓畅,郑靖凡,李日强,曲睿娟,王小琴.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7]微生物絮凝剂MBFA9对小球藻的沉降作用及其机理[J]. 张佳琪,曹琬,郑广泰,姜彬慧.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8]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J]. 李立欣,刘婉萌,马放.  化工学报. 2018(10)
[9]铁盐和铝盐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毒性研究进展[J]. 刘弯弯,路达,梁淑轩.  科技风. 2017(08)
[10]拉乌尔菌sari01的分离及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J]. 颜薇芝,郝健,孙俊松,史吉平.  环境科学. 2016(07)

博士论文
[1]分级进水DBR处理猪场废水性能及微生物结构解析[D]. 钟振兴.华中科技大学 2017
[2]畜禽废水生物除碳脱氮耦合新工艺及机理研究[D]. 李治阳.重庆大学 2012
[3]产絮菌合成生物絮凝剂特性及絮凝成分解析[D]. 王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污水中有机物对铁盐除磷的影响机理研究[D]. 赵治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2]好氧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其脱氮除磷性能研究[D]. 吴丁山.华中科技大学 2019
[3]强化SBR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生活污水脱氮效能研究[D]. 郭洢含.东北农业大学 2018
[4]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廉价培养基研究及应用[D]. 周英勃.中北大学 2017
[5]一株产絮凝剂菌种的筛选及其在猪场污水净化中的应用[D]. 张鲁新.安徽农业大学 2016
[6]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D]. 李凤达.东北大学 2014
[7]厌氧后猪场废水资源化制备微生物絮凝剂[D]. 邱国良.湖南大学 2013
[8]微生物絮凝剂的筛选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朱正中.安徽农业大学 2006
[9]渔用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及特性研究[D]. 蔡泽文.四川农业大学 2006
[10]高效微生物絮凝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D]. 张沫.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6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56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5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