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洱海流域稻油轮作农田土壤水解酶活性特征

发布时间:2022-07-14 20:42
  土壤酶是驱动土壤碳氮素转化的重要生物因素。该研究在滇西洱海流域油菜-水稻水旱轮作农田设置5个处理(1个不施肥对照,1个施化肥对照,3个有机物料配施化肥处理)的长期定位试验,考察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特征及有机碳源物料施用条件下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动态变化特征,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RDA冗余分析,解析土壤酶活性对有机碳输入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处理对β-1,4-葡萄糖苷酶(GC)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β-1,4-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P<0.05);有机碳源物料配施化肥各处理则均显著提高2种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P<0.05)。GC酶和NAG酶的活性与土壤有机质(OM)和全氮(T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GC和NAG酶活性均与土壤碳氮比(C/N)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OM和TN对碳氮水解酶活性影响的解释度最高。基于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及碳氮比关系分析,需要施用适宜C/N的有机碳源配施氮肥,通过调控GC酶和NAG酶活性,提高土壤碳氮转化速率,从而维持土壤C/N在适宜范围。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设置
    1.2 土壤样品采集、处理
    1.3 试验方法
        1.3.1 土壤碳氮素及pH测定
        1.3.2 土壤酶活性测定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碳氮素及pH测试分析结果
    2.2 土壤GC酶活性测试统计分析结果
    2.3 土壤NAG酶活性测定统计分析结果
    2.4 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Pearson分析结果
    2.5 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3.1 土壤碳氮素及pH对有机碳源物料输入的响应特征
    3.2 土壤碳氮水解酶对有机碳源物料输入的响应特征
    3.3 土壤碳氮素及pH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凋落物输入改变对亚热带两种米槠次生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魏翠翠,刘小飞,林成芳,李先锋,李艳,郑裕雄.  植物生态学报. 2018(06)
[2]稻田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J]. 周璞,魏亮,魏晓梦,祝贞科,袁红朝,李巧云,吴金水.  环境科学研究. 2018(07)
[3]江西省耕地土壤碳氮比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江叶枫,郭熙,孙凯,饶磊,李婕,王澜珂,叶英聪,李伟峰.  环境科学. 2017(09)
[4]土壤酶在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边雪廉,赵文磊,岳中辉,王慧一,焦浩,隋海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4)
[5]有机物料输入稻田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J]. 陈安强,付斌,鲁耀,段宗颜,胡万里.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1)
[6]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的碳氮共济效应情景分析[J]. 雷宝坤,刘宏斌,陈安强,毛妍婷,续勇波.  生态环境学报. 2014(10)
[7]洱海北部农田土壤碳、氮状况及肥力效应[J]. 胡万里,段宗颜,鲁耀,翟丽梅,陈兴位,刘培才.  土壤通报. 2011(05)
[8]土壤酶的研究进展[J]. 刘善江,夏雪,陈桂梅,卯丹,车升国,李亚星.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1)
[9]洱海流域北部农田养分平衡及残留特性研究[J]. 汤秋香,翟丽梅,雷宝坤,刘宏斌,任天志,郑洁,刘培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11)

硕士论文
[1]植物物料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D]. 梁思婕.浙江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61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61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