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土壤的生物改良试验:固氮蓝藻对模拟月壤肥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13 17:36
目的围绕未来月球基地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就地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以便有效提高系统自给能力。基于地球土壤生物风化原理,研究改良月壤肥力的生物途径。方法利用固氮蓝藻的固氮特性和溶岩特性,以鱼腥藻7120和水华鱼腥藻作为实验菌株,以低钛玄武质模拟月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月壤中的氮、磷、钾肥力含量和矿质养分含量动态变化,开展为期50天的月壤肥力生物改良实验研究。结果实验过程中鱼腥藻7120和水华鱼腥藻在模拟月壤上的生物量随培养时间增加升高,2种蓝藻培养50天后,模拟月壤中的可溶性氮、总氮含量和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Cu、Mn和Mg矿质元素含量明显提高。结论2种固氮蓝藻能够在模拟月壤上正常生长,并能显著改良模拟月壤的氮肥、碳肥和矿质养分水平,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月球基地基于月壤资源的植物栽培奠定技术基础。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方法
1.1 月壤样品
1.2 菌株及培养基
1.3 实验处理及培养方法
1.4 测试指标及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蓝藻生长曲线动态变化
2.2 水溶性氮、磷、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2.3 模拟月壤中有机碳、氮含量和水溶性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拟月壤对蓝细菌生长特性的影响[J]. 秦利锋,艾为党,唐永康,余青霓,任锦,沈蕴赜,郭双生. 载人航天. 2014(06)
[2]CAS-1模拟月壤[J]. 郑永春,王世杰,冯俊明,欧阳自远,刘建忠,刘春茹. 矿物学报. 2007(Z1)
本文编号:367746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方法
1.1 月壤样品
1.2 菌株及培养基
1.3 实验处理及培养方法
1.4 测试指标及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蓝藻生长曲线动态变化
2.2 水溶性氮、磷、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2.3 模拟月壤中有机碳、氮含量和水溶性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拟月壤对蓝细菌生长特性的影响[J]. 秦利锋,艾为党,唐永康,余青霓,任锦,沈蕴赜,郭双生. 载人航天. 2014(06)
[2]CAS-1模拟月壤[J]. 郑永春,王世杰,冯俊明,欧阳自远,刘建忠,刘春茹. 矿物学报. 2007(Z1)
本文编号:3677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7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