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菌剂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04 20:32
本研究通过室内拮抗、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柄木霉(Trichodermalongbrachitum)和泾阳链霉菌(Streptomyces jingyangensis)混接效应,构建了复合菌剂组成菌的复配组合,研究了两株生防菌复配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抗逆性、产量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室内分析和磷脂脂肪酸(PLFA)法深入研究了烟田土壤基础呼吸、微生物碳氮、土壤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微生物学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两生防菌株无相互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并且两菌株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对不同生境下的黑胫病菌、猝倒病菌和赤星病菌均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两菌株复配能影响烟苗根部和地上部的形态建成,促进烟苗根系和茎、叶的生长,显著增加地下部根系体积、根系总表面积、根长和根系平均直径以及地上部茎高、茎围、叶长、叶宽和生物量,具有显著的促生效能。生防菌组合能显著提高烟苗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防御酶活性,对烟草黑胫病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了69.3%。 (2)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显著改善烤烟农艺性状,提高烟...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烟田功能微生物的概念与内涵
1.2 烟田功能微生物的作用
1.2.1 微生物与烟草病虫害防治
1.2.2 微生物与烟田土壤改良
1.2.3 微生物与烟草健株及品质改善
1.3 烟田功能微生物利用的发展方向
1.3.1 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3.2 微生物绿色植保技术
1.3.3 多功能微生物产品及其配套技术
1.3.4 烟田废弃物微生物转化技术
1.3.5 烟田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
1.4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主要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复合菌剂组成菌的构建及其对烟苗生长、抗病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长柄木霉和泾阳链霉菌的相容性
2.3.2 生防菌对烟草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2.3.3 生防菌对烟草出苗率及烟苗生育进程的影响
2.3.4 生防菌对烟苗植物学性状和生物量的影响
2.3.5 生防菌对烟苗抗病性的影响
2.4 讨论
2.4.1 复合菌剂组成菌的构建
2.4.2 组成菌及其组合对烟苗生长及其抗病性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及土壤基本性状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3.3.2 不同生育期烤烟根系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3.3.3 烤烟根系与叶片抗性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4 不同处理烤烟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3.3.5 不同处理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3.3.6 不同处理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3.7 不同处理对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3.4.2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配施对烤烟抗病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4.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含量和 pH 的影响
4.3.2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3.3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基础呼吸与代谢商的影响
4.3.4 烤烟不同生育期烟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4.4 讨论
4.4.1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微生物量、呼吸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4.4.2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5.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 PLFA 总量及各菌群 PLFA 含量的影响
5.3.2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防菌根系定殖竞争作用对西瓜枯萎病发病机理的影响[J]. 王小慧,张国漪,张鹏,韦巧婕,冉炜,沈其荣. 微生物学通报. 2012(11)
[2]复合菌剂对番茄抗病促生的效果研究[J]. 李勤奋,邓晓,武春媛,曹恩珲. 生态环境学报. 2012(11)
[3]玉米大斑病生防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 赵淑莉,任飞娥,刘金亮,秦建春,潘洪玉. 微生物学报. 2012(10)
[4]植物与有益微生物互作的分子基础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周晓鸿,田芳,杜丽璞,王轲,林志珊,叶兴国.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4)
[5]论烟草调境健株轻简控害技术与发展对策[J]. 王全贞,刘好宝,史万华,侯娜,白岩,靳义荣,邢小军,王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8)
[6]生防放线菌对黄瓜生长效应的影响[J]. 禚苏,郑璐,张丽琼. 南方农业学报. 2011(11)
[7]垃圾堆肥复合菌剂对干旱胁迫下草坪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 多立安,王晶晶,赵树兰. 生态学报. 2011(16)
[8]微生物菌剂对植烟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刘红杰,习向银,刘朝科,熊淑萍,罗维,谢小波,张重义. 烟草科技. 2011(05)
[9]生物有机肥改良连作土壤及烤烟生长发育的效应[J]. 邵孝侯,刘旭,周永波,于静.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02)
[10]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侯红乾,刘秀梅,刘光荣,李祖章,刘益仁,黄永兰,冀建华,邵彩虹,王福全. 中国农业科学. 2011(03)
博士论文
[1]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其季节变化[D]. 李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685714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烟田功能微生物的概念与内涵
1.2 烟田功能微生物的作用
1.2.1 微生物与烟草病虫害防治
1.2.2 微生物与烟田土壤改良
1.2.3 微生物与烟草健株及品质改善
1.3 烟田功能微生物利用的发展方向
1.3.1 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3.2 微生物绿色植保技术
1.3.3 多功能微生物产品及其配套技术
1.3.4 烟田废弃物微生物转化技术
1.3.5 烟田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
1.4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主要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复合菌剂组成菌的构建及其对烟苗生长、抗病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长柄木霉和泾阳链霉菌的相容性
2.3.2 生防菌对烟草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2.3.3 生防菌对烟草出苗率及烟苗生育进程的影响
2.3.4 生防菌对烟苗植物学性状和生物量的影响
2.3.5 生防菌对烟苗抗病性的影响
2.4 讨论
2.4.1 复合菌剂组成菌的构建
2.4.2 组成菌及其组合对烟苗生长及其抗病性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及土壤基本性状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3.3.2 不同生育期烤烟根系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3.3.3 烤烟根系与叶片抗性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4 不同处理烤烟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3.3.5 不同处理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3.3.6 不同处理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3.7 不同处理对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3.4.2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配施对烤烟抗病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4.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含量和 pH 的影响
4.3.2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3.3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基础呼吸与代谢商的影响
4.3.4 烤烟不同生育期烟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4.4 讨论
4.4.1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微生物量、呼吸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4.4.2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5.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 PLFA 总量及各菌群 PLFA 含量的影响
5.3.2 复合菌剂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防菌根系定殖竞争作用对西瓜枯萎病发病机理的影响[J]. 王小慧,张国漪,张鹏,韦巧婕,冉炜,沈其荣. 微生物学通报. 2012(11)
[2]复合菌剂对番茄抗病促生的效果研究[J]. 李勤奋,邓晓,武春媛,曹恩珲. 生态环境学报. 2012(11)
[3]玉米大斑病生防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 赵淑莉,任飞娥,刘金亮,秦建春,潘洪玉. 微生物学报. 2012(10)
[4]植物与有益微生物互作的分子基础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周晓鸿,田芳,杜丽璞,王轲,林志珊,叶兴国. 中国农业科学. 2012(14)
[5]论烟草调境健株轻简控害技术与发展对策[J]. 王全贞,刘好宝,史万华,侯娜,白岩,靳义荣,邢小军,王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8)
[6]生防放线菌对黄瓜生长效应的影响[J]. 禚苏,郑璐,张丽琼. 南方农业学报. 2011(11)
[7]垃圾堆肥复合菌剂对干旱胁迫下草坪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 多立安,王晶晶,赵树兰. 生态学报. 2011(16)
[8]微生物菌剂对植烟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刘红杰,习向银,刘朝科,熊淑萍,罗维,谢小波,张重义. 烟草科技. 2011(05)
[9]生物有机肥改良连作土壤及烤烟生长发育的效应[J]. 邵孝侯,刘旭,周永波,于静.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02)
[10]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侯红乾,刘秀梅,刘光荣,李祖章,刘益仁,黄永兰,冀建华,邵彩虹,王福全. 中国农业科学. 2011(03)
博士论文
[1]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其季节变化[D]. 李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685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85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