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筛

发布时间:2022-10-19 10:22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又名F-2毒素,由镰刀菌产生一类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霉变的小麦、高粱、玉米、大麦、燕麦等谷类作物。它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经济和营养价值,同时也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毒害作用。目前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手段来去除和降低ZEN的毒性。但是传统的物理和化学这两种方法去除毒素的专一性不强,去除效果差,生物降解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各种弊端,成为去除ZEN相对有效及可行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论文通过生物学方法筛选出具有降解ZEN能力的菌株,并对菌株降解ZEN的能力及降解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论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ZEN的提纯与降解菌的筛选。将ZEN粗毒素进行纯化,对比了不同净化小柱的纯化效果,采用LC-M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纯化ZEN较优的净化柱为氨基柱。采用的液相检测条件:应用流动相梯度及洗脱程序,流动相为甲醇和醋酸铵水,流速为0.2 mL/min,采用的质谱检测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正离子扫描(Positive Ion Scan),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玉米赤霉烯酮概况
        1.1 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
        1.2 玉米赤霉烯酮的产生影响因素
        1.3 玉米赤霉烯酮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1.4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机理
        1.5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
        1.6 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标准
    2 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
        2.1 生物学检测法
        2.2 色谱检测法
        2.4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
    3 玉米赤霉烯酮的预防、脱毒技术
        3.1 玉米赤霉烯酮的预防
        3.2 玉米赤霉烯酮脱毒技术
    4 国内外对微生物去除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进展
    5 目前存在的问题
    6 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玉米赤霉烯酮的提纯及降解菌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赤霉烯酮的提取与检测
        2.2 不同净化柱的纯化效果比较及结果
        2.3 玉米赤霉烯酮的标准曲线
        2.4 降解菌的筛选
        2.5 降解谱的测定
    3 结论
第三章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株的分类鉴定及降解效果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解玉米赤霉烯酮菌的功能试验
        2.2 菌株的形态结构
        2.3 降解菌的分子鉴定
        2.4 降解菌C4-1对禾谷镰刀菌拮抗效果的测定
    3 结论
第四章 降解菌对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条件对降解菌C4-1生长的影响
        2.2 环境条件对降解率的影响
    3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玉米赤霉烯酮降解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J]. 黄哲,孙长坡,伍松陵,常晓娇,屈凌波.  粮油食品科技. 2013(04)
[2]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及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 蔡雨函,胡延春,赵黑成,张莎莎,谭辉.  动物医学进展. 2012(05)
[3]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降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J]. 刘海燕,孙长坡,伍松陵,张艳菊,吴子丹.  中国粮油学报. 2011(05)
[4]藤黄微球菌降解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J]. 程波财,姜淑英,汪孟娟,柳建设,魏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0(05)
[5]玉米赤霉烯酮对小鼠肝脏及肾脏的毒性作用[J]. 梁梓森,马勇江,刘长永,邓衔柏,范小龙,剡海阔,胡阙相.  中国兽医学报. 2010(05)
[6]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基因(ZEN-jjm)的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J]. 程波财,史文婷,罗洁,彭福中,万翠香,魏华.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0(02)
[7]玉米赤霉烯酮对小鼠免疫器官的毒性作用[J]. 梁梓森,马勇江,刘长永,邓衔柏,剡海阔,范小龙.  中国兽医科学. 2010(03)
[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研究[J]. 罗小虎,包清彬,杨潇,孔凌.  食品科技. 2010(01)
[9]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研究[J]. 张辉珍,马爱国,李惠颖,王晓滨.  食品科学. 2008(12)
[10]2008年上半年中国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J]. 张丞,刘颖莉.  饲料研究. 2008(11)

硕士论文
[1]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D]. 李沐洁.中国计量学院 2012
[2]镰刀菌毒素DON、ZEA及其联合染毒对小鼠肠道功能损伤的研究[D]. 孟锐.四川农业大学 2012
[3]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脱毒条件研究[D]. 刘玉霞.华南理工大学 2011
[4]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调查及降解毒素微生物的筛选[D]. 熊凯华.南昌大学 2010
[5]四川地区主要饲料霉菌毒素分布规律的研究[D]. 杨晓飞.四川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93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93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c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