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光合固碳过程及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27 21:46
生物土壤结皮具有独特的生理生态特性,是荒漠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广泛分布。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由于高等植物的盖度相对低,生物结皮有机体占活有机体盖度的70%以上。已有研究证明,它们的出现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但是,直接测定的生物结皮固碳速率在两个数量级变化(0.1~11.5μmolm-2s-1),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并且缺乏野外原位监测数据。生物结皮光合固碳和结皮覆被对土壤碳排放影响的研究,对全面认知生物结皮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毛乌素沙地南缘广泛分布的藻结皮、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为研究对象,以生物结皮发育过程中的碳固定和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为主线,利用Li-6400-17光合仪和Li-8150土壤碳通量系统,分别在控制条件和野外自然条件下,监测并分析三类结皮光合作用对水分、温度和光照的响应机制以及自然状态下生物结皮的光合固碳量及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旨在揭示沙区生物结皮在荒漠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碳汇源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水分是影响生物结皮光合作用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光合作用的水分补偿点和饱和点均表现为:藻结皮<地衣结皮<苔藓结皮,光合作用的补...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生物结皮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2.2 生物结皮的光合固碳量
1.2.3 生物结皮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与土壤
2.3 植被和土壤状况
2.4 生物结皮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生物结皮的物种鉴定及理化性质
3.3.2 生物结皮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3.3 生物结皮的光合固碳量
3.3.4 生物结皮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4 生物结皮的物种鉴定和理化性质
4.1 地衣鉴定
4.2 生物结皮的生物学特性及理化性质
4.2.1 生物结皮盖度
4.2.2 生物结皮生物量
4.2.3 生物结皮有机质和全氮
4.3 讨论
4.4 小结
5 生物结皮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5.1 藻结皮光合作用
5.1.1 温度和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1.2 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2 地衣结皮光合作用
5.2.1 温度和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2.2 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3 苔藓结皮光合作用
5.3.1 温度和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3.2 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6 生物结皮光合固碳量
6.1 净碳交换量
6.2 生物结皮固碳量估算过程
6.2.1 土壤呼吸预测模型筛选
6.3 生物结皮光合固碳量
6.4 讨论
6.5 小结
7 生物结皮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7.1 原状结皮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7.1.1 结皮覆被区土壤呼吸速率变化
7.1.2 土壤呼吸的日变化
7.1.3 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
7.1.4 三类结皮覆被区的土壤碳排放量
7.1.5 讨论
7.2 生物结皮去除后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7.2.1 结皮去除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7.2.2 结皮去除前后土壤呼吸的变化
7.2.3 讨论
7.3 小结
8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本文编号:3697272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生物结皮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2.2 生物结皮的光合固碳量
1.2.3 生物结皮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与土壤
2.3 植被和土壤状况
2.4 生物结皮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生物结皮的物种鉴定及理化性质
3.3.2 生物结皮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3.3.3 生物结皮的光合固碳量
3.3.4 生物结皮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4 生物结皮的物种鉴定和理化性质
4.1 地衣鉴定
4.2 生物结皮的生物学特性及理化性质
4.2.1 生物结皮盖度
4.2.2 生物结皮生物量
4.2.3 生物结皮有机质和全氮
4.3 讨论
4.4 小结
5 生物结皮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5.1 藻结皮光合作用
5.1.1 温度和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1.2 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2 地衣结皮光合作用
5.2.1 温度和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2.2 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3 苔藓结皮光合作用
5.3.1 温度和含水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3.2 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6 生物结皮光合固碳量
6.1 净碳交换量
6.2 生物结皮固碳量估算过程
6.2.1 土壤呼吸预测模型筛选
6.3 生物结皮光合固碳量
6.4 讨论
6.5 小结
7 生物结皮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7.1 原状结皮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7.1.1 结皮覆被区土壤呼吸速率变化
7.1.2 土壤呼吸的日变化
7.1.3 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
7.1.4 三类结皮覆被区的土壤碳排放量
7.1.5 讨论
7.2 生物结皮去除后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7.2.1 结皮去除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7.2.2 结皮去除前后土壤呼吸的变化
7.2.3 讨论
7.3 小结
8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本文编号:3697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97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