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9 10:16
  5.12汶川地震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形成的滑坡堆积体在降雨作用下产生大量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汶川震区的实地调查,发现地震诱发的滑坡堆积体结构松散、坡度大、植被覆盖少,在降雨和地表径流作用下发生剧烈的坡面侵蚀,产生大量泥沙,是地震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本文以汶川县为研究区域,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现场勘测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地震滑坡堆积体坡面径流量与侵蚀量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地震滑坡堆积体坡面径流量估算。依据震后遥感影像,结合现场照片和地形高程,提取典型滑坡堆积体上方汇水区域。分析堆积体坡面汇水过程强度,结合历史同期降雨量,估算滑坡堆积体坡面径流量。 地震滑坡堆积体侵蚀沟体积测算研究。通过震区实地调查,选取研究对象并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测量。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原始坡面曲线,比较侵蚀沟沟沿和沟底的数据测算出侵蚀沟体积,建立了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算滑坡堆积体侵蚀沟体积的方法。选取12个滑坡堆积体进行测算,与传统断面法对比,分段沟道中最大相对误差为20.80%,最小相对误差为1.80%。采用上述方...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地震新增水土流失研究意义
    1.2 地震新增水土流失研究现状
    1.3 地震滑坡堆积体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1.3.1 滑坡堆积体研究现状
        1.3.2 滑坡堆积体坡面侵蚀现状分析
    1.4 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
        1.4.1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沟蚀中应用
        1.4.2 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有效性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测量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貌条件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层岩性
        2.1.4 土壤
    2.2 地震滑坡堆积体水土流失现状
        2.2.1 地震新增水土流失情况
        2.2.2 地震新增水土流失来源
        2.2.3 地面组成物质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
        2.4.1 汶川滑坡堆积体调查
        2.4.2 汶川滑坡堆积体坡面径流量估算
        2.4.3 汶川滑坡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测算
第三章 地震滑坡堆积体坡面径流量估算
    3.1 汶川降雨特征
    3.2 滑坡堆积体集水面积近似计算
    3.3 小结
第四章 地震滑坡堆积体坡面侵蚀量测算
    4.1 典型滑坡堆积体选取
    4.2 松散堆积体土壤侵蚀量计算
        4.2.1 推断原始坡面
        4.2.2 拟合原始坡面
        4.2.3 滑坡堆积体侵蚀沟断面分析
        4.2.4 断面拟合验证
    4.3 滑坡堆积体土壤侵蚀量估算方法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震区滑坡堆积体坡面侵蚀量估算模型
    5.1 估算模型建立与验证
    5.2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意见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J]. 周伟,唐川,周春花.  水科学进展. 2012(05)
[2]汶川地震强震区地震诱发滑坡与后期降雨诱发滑坡控制因子耦合分析[J]. 齐信,唐川,陈州丰,邵长生.  工程地质学报. 2012(04)
[3]Empirical-Statistical Model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for Estimating the Volume of Landslides Induc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J]. FAN Jianrong, LI Xiuzhen*, GUO Fenfen, GUO Xiang Key Laboratory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AS, Chengdu 610041, Chin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1(05)
[4]地震动力作用触发的斜坡崩滑响应研究——以青川东河口滑坡为例[J]. 崔芳鹏,殷跃平,许强,胡瑞林.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5]都江堰—汶川公路边坡地震破坏模式研究[J]. 甘建军,黄润秋,范崇荣,李前银,叶晓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1(03)
[6]四川汶川地震区新生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J]. 熊明彪,胡恒,胡波.  中国水土保持. 2011(04)
[7]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J]. 许冲,戴福初,徐锡伟.  地质论评. 2010(06)
[8]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以青海省共和盆地威连滩冲沟监测为例[J]. 马玉凤,严平,时云莹,丁连刚,展秀丽,杨典正.  水土保持通报. 2010(02)
[9]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J]. 钱建国,赵军武,唐为刚,张家根.  矿山测量. 2009(06)
[10]汶川地震滑坡类型及典型实例分析[J]. 孔纪名,阿发友,吴文平.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6)

硕士论文
[1]“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映汶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D]. 邴国林.成都理工大学 2012
[2]汶川地震区都汶公路沿线崩塌滑坡灾害特征与评价[D]. 刘应辉.兰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97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97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8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