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黑土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29 19:51
我国有机肥资源丰富并且有施用有机肥培肥土壤的传统,为了探讨有机肥的培肥效果及玉米产量的响应,于2003年在东北黑土区中部建立了有机肥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了无肥(CK)、化肥(NPK)和有机肥(M) 3个处理开展研究,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2 500 kg·hm-2。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CK处理玉米产量均显著低于NPK和M处理(P <0.05),2003-2015年间NPK处理玉米产量较M处理显著提高了10.7%~29.4%(P <0.05),有机培肥13 a以后M处理玉米产量与NPK处理没有显著差异(2018年除外)(P> 0.05),表明连续有机培肥后的土壤有实现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能力。与初始土壤相比,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M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48.8%~315%和12.4%~147%(P <0.05),NPK处理仅显著增加了速效磷的含量,CK处理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下降了13.8%~24.0%和17.0%~27.0%。M处理显著降低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显著提...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1 土壤样品采集。
1.3.2 测定方法。
1.3.3 计算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2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养分和p H的影响
2.3 有机肥施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4 土壤肥力指标对玉米产量的贡献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粮食主产区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现状问卷调查及建议[J]. 申贵男,袁媛,艾士奇,刘晓烨,晏磊,谷学佳,王玉峰,王伟东. 土壤与作物. 2020(03)
[2]耕翻和秸秆还田深度对东北黑土物理性质的影响[J]. 邹文秀,韩晓增,严君,陈旭,陆欣春,邱琛,郝翔翔. 农业工程学报. 2020(15)
[3]我国有机肥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J]. 杜为研,唐杉,汪洪.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03)
[4]长期有机培肥黑土有机碳、全氮及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J]. 张秀芝,高洪军,彭畅,李强,朱平,高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9)
[5]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导水导气性的综合影响[J]. 赵丽丽,李陆生,蔡焕杰,石小虎,薛少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6)
[6]立式深旋松耕对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水分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张绪成,马一凡,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方彦杰. 草业学报. 2018(12)
[7]黑土有机氮肥替代率演变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响应[J]. 龚海青,付海美,徐明岗,郜红建,朱平,高洪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6)
[8]中国东北黑土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 韩晓增,李娜. 地理科学. 2018(07)
[9]长期单施有机肥黑土大豆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演变特征[J]. 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 土壤与作物. 2018(02)
[10]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温延臣,张曰东,袁亮,李伟,李燕青,林治安,赵秉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8(11)
本文编号:3698317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1 土壤样品采集。
1.3.2 测定方法。
1.3.3 计算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2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养分和p H的影响
2.3 有机肥施用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4 土壤肥力指标对玉米产量的贡献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粮食主产区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现状问卷调查及建议[J]. 申贵男,袁媛,艾士奇,刘晓烨,晏磊,谷学佳,王玉峰,王伟东. 土壤与作物. 2020(03)
[2]耕翻和秸秆还田深度对东北黑土物理性质的影响[J]. 邹文秀,韩晓增,严君,陈旭,陆欣春,邱琛,郝翔翔. 农业工程学报. 2020(15)
[3]我国有机肥资源及产业发展现状[J]. 杜为研,唐杉,汪洪.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03)
[4]长期有机培肥黑土有机碳、全氮及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J]. 张秀芝,高洪军,彭畅,李强,朱平,高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9)
[5]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导水导气性的综合影响[J]. 赵丽丽,李陆生,蔡焕杰,石小虎,薛少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6)
[6]立式深旋松耕对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水分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张绪成,马一凡,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方彦杰. 草业学报. 2018(12)
[7]黑土有机氮肥替代率演变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响应[J]. 龚海青,付海美,徐明岗,郜红建,朱平,高洪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6)
[8]中国东北黑土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 韩晓增,李娜. 地理科学. 2018(07)
[9]长期单施有机肥黑土大豆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演变特征[J]. 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 土壤与作物. 2018(02)
[10]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温延臣,张曰东,袁亮,李伟,李燕青,林治安,赵秉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8(11)
本文编号:3698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9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