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补铁对喀斯特土壤小白菜生长、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1-04 01:00
为探究喷施铁肥对喀斯特地区石灰性土壤上蔬菜生长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盆栽试验,清水作为对照(CK),研究了0.05%硫酸亚铁(Y0)和有机铁肥(浓度梯度分别为0.05%、0.03%、0.025%、0.02%,记为Y1、Y2、Y3、Y4)对小白菜生物量、叶片抗氧化酶、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0.05%硫酸亚铁对小白菜的地上部生物量具有抑制作用,比对照减少了14.16%,有机铁肥对小白菜的生物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且Y3、Y4处理增加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4.26%和57.86%。与对照相比,有机铁肥不同程度增加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影响最大。除Y3、Y4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增加了丙二醛(MDA)含量。随有机铁肥浓度的减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有机质呈上升趋势,土壤养分在Y4处理时有显著差异。Y4处理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最高,分别为4.27、0.85和0.39 nmol·g-1,Y1处理最低,分别为1.18、0.20和0.12 nmol·g-1。主成分分析表明,硫酸亚铁处理和...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4 土壤微生物群落测定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白菜生长的变化
2.2 小白菜叶片抗氧化酶的变化
2.3 小白菜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2.4 土壤有机质及养分的变化
2.5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2.6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小白菜产量与叶绿素的关系
3.2 小白菜产量与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关系
3.3 小白菜产量与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关系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南喀斯特土地利用变化对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田静,盛茂银,汪攀,温培才. 环境科学. 2019(09)
[2]不同光照条件下杜鹃红山茶幼苗的生长效应及抗氧化生理响应[J]. 李先民,刘新亮,李春牛,卢家仕,周锦业,黄昌艳,卜朝阳. 热带作物学报. 2019(04)
[3]猪场粪污源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叶菜上的肥效研究[J]. 冯瑶,高艳珍,常会庆,刘元望,孟学良,李兆君.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06)
[4]茂兰喀斯特森林小生境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J]. 吴求生,龙健,李娟,廖洪凯,刘灵飞,吴劲楠,肖雄. 生态学报. 2019(03)
[5]黄土丘陵区撂荒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与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的关系[J]. 乔文静,戴银月,张伟,付淑月,杨改河,韩新辉,陈正兴,高德新,冯永忠. 环境科学. 2018(12)
[6]盐旱交叉胁迫对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王利界,周智彬,常青,范敬龙,范文鹏. 生态学报. 2018(19)
[7]外源一氧化氮与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张倩,贺明荣,陈为峰,代兴龙,王振林,董元杰,诸葛玉平. 土壤学报. 2018(05)
[8]不同养分条件下太子参根部土壤环境变化及综合评价[J]. 刘帮艳,李金玲,曹国璠,郑听,何兵,赵致,王华磊. 土壤学报. 2018(04)
[9]复杂地形条件下根系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J]. 张彦军,郭胜利. 环境科学. 2019(02)
[10]叶面铁肥对浙江海涂地缺铁‘瓯柑’叶片及果实的影响[J]. 郭秀珠,刘冬峰,陈巍,黄品湖,徐文荣,林绍生. 果树学报. 2017(06)
本文编号:370095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4 土壤微生物群落测定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白菜生长的变化
2.2 小白菜叶片抗氧化酶的变化
2.3 小白菜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2.4 土壤有机质及养分的变化
2.5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2.6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小白菜产量与叶绿素的关系
3.2 小白菜产量与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关系
3.3 小白菜产量与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关系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南喀斯特土地利用变化对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田静,盛茂银,汪攀,温培才. 环境科学. 2019(09)
[2]不同光照条件下杜鹃红山茶幼苗的生长效应及抗氧化生理响应[J]. 李先民,刘新亮,李春牛,卢家仕,周锦业,黄昌艳,卜朝阳. 热带作物学报. 2019(04)
[3]猪场粪污源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叶菜上的肥效研究[J]. 冯瑶,高艳珍,常会庆,刘元望,孟学良,李兆君.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06)
[4]茂兰喀斯特森林小生境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J]. 吴求生,龙健,李娟,廖洪凯,刘灵飞,吴劲楠,肖雄. 生态学报. 2019(03)
[5]黄土丘陵区撂荒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与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的关系[J]. 乔文静,戴银月,张伟,付淑月,杨改河,韩新辉,陈正兴,高德新,冯永忠. 环境科学. 2018(12)
[6]盐旱交叉胁迫对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王利界,周智彬,常青,范敬龙,范文鹏. 生态学报. 2018(19)
[7]外源一氧化氮与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张倩,贺明荣,陈为峰,代兴龙,王振林,董元杰,诸葛玉平. 土壤学报. 2018(05)
[8]不同养分条件下太子参根部土壤环境变化及综合评价[J]. 刘帮艳,李金玲,曹国璠,郑听,何兵,赵致,王华磊. 土壤学报. 2018(04)
[9]复杂地形条件下根系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J]. 张彦军,郭胜利. 环境科学. 2019(02)
[10]叶面铁肥对浙江海涂地缺铁‘瓯柑’叶片及果实的影响[J]. 郭秀珠,刘冬峰,陈巍,黄品湖,徐文荣,林绍生. 果树学报. 2017(06)
本文编号:3700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0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