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苜蓿田昆虫群落多样性及DNA条形码研究
本文关键词:陇东苜蓿田昆虫群落多样性及DNA条形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苜蓿是我国北方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良豆科牧草,虫害是限制苜蓿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轮作是陇东黄土高原典型雨养农业区传统的作物种植模式,也是有效防治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在2013 2015年,对兰州大学黄土高原野外试验站(甘肃庆阳西峰)苜蓿田及其邻近作物田中昆虫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对所采昆虫样本进行分类鉴定,对苜蓿田中昆虫物种多样性、天敌与害虫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对部分昆虫样本进行了物种界定。主要结果如下:1.对所有昆虫样本进行整理、鉴定,共涉及8目42科103种。其中,鞘翅目、鳞翅目和半翅目的昆虫种类最多,共计27科80种。害虫种类最多,占80%以上,主要有盲蝽、蝽类、蚜虫和象甲。试验站具有一定的天敌资源,主要有瓢虫、草蛉和蜘蛛等类群,其中优势种为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多异瓢虫、中华草蛉和蜘蛛。苜蓿田的天敌种类和数量均为最高,而作物田中明显偏低。2.轮间作栽培模式对害虫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同科作物间的轮作效果不佳,而牧草-作物间的轮作具有显著效果。苜蓿田为害虫天敌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环境,有利于保护天敌资源,对邻作作物田中的害虫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采用线粒体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苜蓿田的146个昆虫样本成功进行了PCR扩增及测序。所有序列的平均K2P遗传距离是26.5%,科内的遗传距离显著小于科间的遗传距离。对物种数及测序样本量最大的鞘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等三个目分别进行ABGD和系统发育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基于COI基因在目级水平进行物种鉴定存在不确定性,而在目内的科级水平可行性高且结果准确。
【关键词】:苜蓿 轮作 间作 群落多样性 分子鉴定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41.9;S18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文献综述7-16
- 1.1 陇东黄土高原苜蓿生产概况7-8
- 1.2 苜蓿害虫研究概况8-10
- 1.3 轮间作控制害虫研究概况10-12
- 1.4 昆虫DNA条形码研究概况12-14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14-16
- 第二章 陇东苜蓿田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16-27
- 2.1 材料与方法16-18
- 2.1.1 调查地点16
- 2.1.2 样地设置16-17
- 2.1.3 调查方法17
- 2.1.4 数据分析17-18
- 2.2 结果18-25
- 2.2.1 轮作系统中昆虫种类的调查与鉴定18-21
- 2.2.2 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年际动态21-24
- 2.2.3 苜蓿田昆虫群落多样性分析24-25
- 2.3 小结25-27
- 第三章 陇东苜蓿田昆虫DNA条形码研究27-41
- 3.1 材料与方法27-29
- 3.1.1 供试昆虫27
- 3.1.2 基因组DNA提取27
- 3.1.3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27
- 3.1.4 数据分析27-29
- 3.2 结果29-40
- 3.2.1 序列多态性与遗传距离29-32
- 3.2.2 系统发育分析32-37
- 3.2.3 物种界定37-40
- 3.3 小结40-41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41-42
- 4.1 结论41
- 4.2 今后工作建议41-42
- 参考文献42-48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猛蒙;刘艳;张蓉;黄文广;;苜蓿套种与单种对昆虫种群动态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3年06期
2 ;加拿大苜蓿灌溉[J];科技致富向导;2004年08期
3 李军;陈兵;李小芳;邵明安;程积民;;黄土高原不同类型旱区苜蓿草地水分生产潜力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4 彭继慧;吕琳琳;;关于种植苜蓿草改良沙化土壤的探讨[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年03期
5 任晶晶;李军;王学春;方新宇;;宁南半干旱与半干旱偏旱区苜蓿草地土壤水分与养分特征[J];生态学报;2011年13期
6 赵功强,赵萍,王秉龙,何俊彦;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苜蓿播种出苗及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J];宁夏科技;2002年06期
7 秦嘉海,赵芸晨;苜蓿草对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壤改土培肥效应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4年06期
8 金兰淑;贾成楠;高湘骐;刘洋;;乙酸-乙酸钾缓冲溶液对苜蓿草吸收土壤中铬离子的影响研究[J];北方园艺;2012年17期
9 李军;陈兵;李小芳;程积民;郝明德;;黄土高原不同干旱类型区苜蓿草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J];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文静;王振;韩清芳;任曾辉;闫明科;张鹏;贾志宽;杨宝平;;黄土高原人工苜蓿草地固碳效应评估[J];生态学报;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杰;毕云霞;;苜蓿高产栽培管理与加工调制[A];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卢英林;;快速干燥—苜蓿草增值的重要措施[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3 原崇德;王树兵;王进平;周永香;;苜蓿草种植利用的体会与建议[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4 高振生;马其东;洪绂曾;王培;;苜蓿草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A];中国草地科学进展:第四届第二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6年
5 邓先德;温希斌;李树本;阎文斌;马海军;魏刚;;苜蓿草块不同添加量对奶牛产奶性能影响研究[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3苜蓿栽培、加工与利用[C];2003年
6 邓先德;郭庆河;马海军;;饲喂苜蓿草块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3苜蓿栽培、加工与利用[C];2003年
7 侯敏;于林清;;影响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诸因素研究进展[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贺春贵;曹致中;吴劲锋;王森山;;中国苜蓿害虫研究的历史、成就及展望[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2苜蓿基础研究[C];2003年
9 卢欣石;王铁梅;;中国苜蓿92个地方品种资源秋眠性评定[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2苜蓿基础研究[C];2003年
10 卢英林;;快速干燥-苜蓿草增值的重要措施[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3苜蓿栽培、加工与利用[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苜蓿草业迎来发展机遇[N];山西科技报;2001年
2 记者 王朝霞;我省高产优质苜蓿建设项目进展良好[N];甘肃日报;2013年
3 记者 李震宇 田鹏程 梁粝元;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在阿旗召开[N];赤峰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力澎;离不开的苜蓿[N];新农村商报;2014年
5 中国农业大学 刘少伯 石有龙 葛翔 刘诺;世界粮食与中国饲料业[N];中国畜牧报;2005年
6 江忠;苜蓿草产品价格上扬[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7 吕羡林邋吴天奎;八十七团苜蓿草产销两旺[N];中国特产报;2008年
8 连小芳;苜蓿病虫害影响宁夏草产业健康发展 建立草产业全面支撑体系势在必行[N];中国畜牧报;2004年
9 美国辛普劳草业公司中国代表处技术总监 李保军博士;苜蓿给美国种植业带来高产值[N];中国畜牧报;2004年
10 晓江;苜蓿草产品价格上扬已成定局[N];中国畜牧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南;黄土高原雨养农区不同时间尺度苜蓿草地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权文利;苜蓿应答干旱和盐胁迫的机理及MtPHD6基因的功能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16年
3 钱珊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苜蓿固定深层太阳能干燥过程仿真[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4 武自念;多叶苜蓿种质特性及其花药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5 李伟民;淮阴苜蓿耐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6 刘玉良;抗蓟马苜蓿新品系抗性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庆锁;中国苜蓿产业化发展战略和主要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1999年
8 朝鲁孟其其格;混合草颗粒制粒技术及饲用价值评价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桂国;苜蓿玉米间作系统饲料生产潜力及其机理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涵;苜蓿茎秆剪切特性及切割参数的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冰如;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草地产量及土壤质量对氮磷肥施加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5年
2 高文娟;苜蓿草地还田后土壤水肥及生物产量的动态特征[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杜芹;河北康保县苜蓿害虫及其天敌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洪建;陕西省苜蓿茎点霉叶斑病和黑斑病病原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景媛媛;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天祝高寒区土壤水热、杂草和甘农1号杂花苜蓿生长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6 翟晓朦;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生理生化影响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7 刘莎莎;植物根际促生菌互作提高苜蓿抗盐碱能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靖静;黄土高原西部土壤有机碳组分对苜蓿种植年限和轮作模式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9 蔡鹏元;不同除草剂对苜蓿田杂草的防效及苜蓿苗期安全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10 魏双霞;3个抗寒苜蓿新品系在甘南高寒地区的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陇东苜蓿田昆虫群落多样性及DNA条形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