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岫岩县大洋河上游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8 03:59
  文章以岫岩县大洋河上游项目区水土保持工程为例,通过划分生态修复措施类型和构建生态修复效益评价体系,对项目生态修复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运用宏观遥感与微观实测耦合技术进行系统评价及分类监测。研究表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显著提高了生物量和林草覆盖度,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且大大改善了植被生长状况。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方法
    1.1 宏观监测
    1.2 微观监测
        1.2.1 生态效益
        1.2.2 经济效益
        1.2.3 社会效益
2 生态修复效益评价与措施类型
    2.1 流域概况
    2.2 监测指标体系
    2.3 措施类型划分
3 效益评价结果
    3.1 林草覆盖率明显提高
    3.2 植被生长状况改善、生物量提高
    3.3 植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多
    3.4 土壤结构与水分状况改善、孔隙度增大
        1)改善土壤结构参数。
        2)增大土壤水分含量。
    3.5 植被蓄水保水效益明显、水土流失减轻
        1)增加蓄水保水效益。
        2)减少土壤侵蚀、减轻水土流失。
    3.6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组合赋权的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定量评价模型[J]. 郭凯歌,王向东,殷小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07)
[2]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方法及成果[J]. 朱淼淼.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7(03)
[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探析[J]. 周爽.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11)
[4]基于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 刘跃杰.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11)
[5]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 王琦,杨勤科.  水土保持研究. 2010(02)
[6]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J]. 刘霞,张光灿,董勤瑞,刘信儒.  中国水利. 2006(16)
[7]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 周江红,林洪涛.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04)
[8]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 康玲玲,王云璋,王霞.  土壤与环境. 2002(03)



本文编号:3721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21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