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干热河谷冲沟丛集性格局评价
发布时间:2023-01-09 13:22
冲沟是土壤侵蚀深度发展的结果,是沟蚀序列的高级阶段,其强烈的侵蚀活动会对区域资源环境和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严重威胁。干热河谷沟蚀活动剧烈,冲沟十分发育,冲沟在空间上的丛集分布,造成地表支离破碎,不但会制约区域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还会对流域生态安全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为探明干热河谷区的冲沟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本文基于ArcGIS平台,从冲沟系统的角度深入研究冲沟丛集性的测度方法,并对冲沟空间丛集性分布格局进行评价,然后基于最佳评价方法对冲沟的丛集程度进行划分,最后通过冲沟分布数据与地形(海拔、坡度、坡向)、岩性和土壤进行相关性分析,剖析了冲沟在空间上丛集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核密度分析、沟壑密度分析和热点分析三种评价方法中,核密度分析效果最佳;基于核密度分析结果,将冲沟丛集度划分为五个等级:极低丛集度、较低丛集度、中等丛集度、较高丛集度和极高丛集度,其中中等丛集度和较低丛集度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整个研究区的26.7%和25.7%,其次是极低丛集度(19.6%)和较高丛集度(19.5%),极高丛集度所占比例最小,仅为1.4%。因此从总体上看,干热河谷区冲沟分布丛集度处于中等状...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冲沟的发育过程
1.2.2 地学中的丛集性研究
1.2.3 简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干热河谷的分布和成因
2.3 干热河谷的主要特征
3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获取
3.2 数据处理
3.2.1 沟道提取
3.2.2 栅格矢量化
4 冲沟空间丛集性格局评价
4.1 核密度分析
4.1.1 基本原理
4.1.2 核密度带宽的确定
4.1.3 评价结果
4.2 沟壑密度分析
4.2.1 基本原理
4.2.2 确定最佳集流阈值
4.2.3 小流域划分
4.2.4 评价结果
4.3 热点分析
4.3.1 方法介绍
4.3.2 评价结果
4.4 丛集度评价方法对比与分析
4.4.1 丛集度评价方法对比
4.4.2 丛集度区划
4.4.3 丛集形态特征
5 冲沟丛集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5.1 地形
5.1.1 坡度
5.1.2 海拔
5.1.3 坡向
5.2 土壤
5.3 地质条件
5.4 其他
6 讨论
6.1 干热河谷冲沟丛集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6.2 冲沟丛集性评价的应用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7.3 论文不足与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729255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冲沟的发育过程
1.2.2 地学中的丛集性研究
1.2.3 简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干热河谷的分布和成因
2.3 干热河谷的主要特征
3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获取
3.2 数据处理
3.2.1 沟道提取
3.2.2 栅格矢量化
4 冲沟空间丛集性格局评价
4.1 核密度分析
4.1.1 基本原理
4.1.2 核密度带宽的确定
4.1.3 评价结果
4.2 沟壑密度分析
4.2.1 基本原理
4.2.2 确定最佳集流阈值
4.2.3 小流域划分
4.2.4 评价结果
4.3 热点分析
4.3.1 方法介绍
4.3.2 评价结果
4.4 丛集度评价方法对比与分析
4.4.1 丛集度评价方法对比
4.4.2 丛集度区划
4.4.3 丛集形态特征
5 冲沟丛集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5.1 地形
5.1.1 坡度
5.1.2 海拔
5.1.3 坡向
5.2 土壤
5.3 地质条件
5.4 其他
6 讨论
6.1 干热河谷冲沟丛集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6.2 冲沟丛集性评价的应用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7.3 论文不足与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729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29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