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南部春玉米地土壤硝态氮淋溶的阻控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6 10:27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氮肥施用量迅速增长。有关研究表明,施肥量对旱地土壤NO3--N的累积影响非常大,对02 m土层NO3--N累积的影响尤为突出。为研究黄土高原南部旱作雨养农业区的硝态氮淋溶阻控机制,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对施氮量梯度、减量施氮、秸秆深埋、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尿素与缓释肥掺混比例的研究,分析不同处理下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的变化及春玉米生长状况,探讨旱作春玉米地土壤硝态氮淋溶累积的阻控措施。试验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氮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增加玉米产量,合理施用氮肥可以防止硝态氮的淋溶累积。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春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氮肥施用达到一定量后,春玉米的产量趋稳。本试验中,氮肥用量超过200kg N/hm2时,春玉米产量不再增加。说明施氮量达到200kg N/hm2时,氮肥已经接近最大的增产效果。收获期土壤剖面0200 cm范...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硝态氮的产生及累积
1.3 农田硝态氮累积的影响因素
1.3.1 氮肥的施用量
1.3.2 氮肥的种类
1.3.3 水分状况
1.4 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防治
1.4.1 控制氮肥用量
1.4.2 采用合理的施肥模式
1.4.3 硝化抑制剂的使用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田间试验设计
2.4.1 施氮量对春玉米地硝态氮的影响研究
2.4.2 秸秆深埋对春玉米地硝态氮的影响研究
2.4.3 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对春玉米地硝态氮的影响研究
2.4.4 缓释肥掺混比例对春玉米地硝态氮的影响研究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1 土壤水分及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2.5.2 产量及产量指标的测定
2.5.3 植株吸氮量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3章 不同施氮量水平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不同施氮量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3.2 不同施氮量对旱作春玉米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3.3 不同施氮量对旱作春玉米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剖面分布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秸秆深埋及减量施氮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秸秆深埋及减量施氮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3.2 秸秆深埋及减量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3.4 秸秆深埋及减量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地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不同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分析
5.3.1 不同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5.3.2 不同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对旱作春玉米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5.3.3 不同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对旱作春玉米地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不同的缓释肥掺混比例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分析
6.3.1 不同的缓释肥掺混比例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6.3.2 不同的缓释肥掺混比例对旱作春玉米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6.3.3 不同的缓释肥掺混比例对旱作春玉米地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35827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硝态氮的产生及累积
1.3 农田硝态氮累积的影响因素
1.3.1 氮肥的施用量
1.3.2 氮肥的种类
1.3.3 水分状况
1.4 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防治
1.4.1 控制氮肥用量
1.4.2 采用合理的施肥模式
1.4.3 硝化抑制剂的使用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田间试验设计
2.4.1 施氮量对春玉米地硝态氮的影响研究
2.4.2 秸秆深埋对春玉米地硝态氮的影响研究
2.4.3 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对春玉米地硝态氮的影响研究
2.4.4 缓释肥掺混比例对春玉米地硝态氮的影响研究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1 土壤水分及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2.5.2 产量及产量指标的测定
2.5.3 植株吸氮量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3章 不同施氮量水平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不同施氮量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3.2 不同施氮量对旱作春玉米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3.3 不同施氮量对旱作春玉米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剖面分布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秸秆深埋及减量施氮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秸秆深埋及减量施氮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3.2 秸秆深埋及减量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3.4 秸秆深埋及减量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地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不同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分析
5.3.1 不同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5.3.2 不同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对旱作春玉米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5.3.3 不同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对旱作春玉米地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不同的缓释肥掺混比例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分析
6.3.1 不同的缓释肥掺混比例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6.3.2 不同的缓释肥掺混比例对旱作春玉米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6.3.3 不同的缓释肥掺混比例对旱作春玉米地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35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3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