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垄小流域崩岗分布特征及洪积扇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8 20:58
崩岗是指山坡土体或岩石体风化壳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分解、崩塌和堆积的侵蚀现象,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地区常见的、危害严重的特殊侵蚀类型。崩岗侵蚀量大,发展速度快,严重破坏土地资源,导致严重的水旱灾害及生态恶化。开展流域崩岗分布特征和崩岗洪积扇土壤性质研究可以丰富崩岗侵蚀理论,为崩岗侵蚀治理设计和全面开展崩岗区农田质量恢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以通城县杨垄小流域崩岗群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以及GPS RTK测量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对流域崩岗的分布特征和洪积扇土壤空间变异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流域崩岗具有多发性、分布密度大、形态多样的特点。杨垄小流域崩岗分布密度为0.57个/hm2,发育的崩岗以中小型崩岗为主,其中有6个条形崩岗,6个瓢形崩岗,3个爪形崩岗和4个混合形崩岗。 (2)统计崩岗发生的坡度发现,该流域崩岗分布在8°~33°,其中78%分布在16°~18°,且该坡度范围的崩岗基本处于活动期。崩岗沿山坡坡向发育,节理发育的山体易发生崩岗,统计表明,崩岗发展方向与坡向和节理走向有关。主沟坡降的大小影响崩岗发育,主沟...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崩岗研究进展
1.2.1 崩岗的涵义
1.2.2 崩岗分类研究
1.2.3 崩岗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4 崩岗侵蚀过程研究
1.2.5 GPS和GIS技术应用
1.3 崩岗洪积扇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研究
1.3.1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研究
1.3.2 崩岗洪积扇区土壤研究
2 研究内容、区域概况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区域概况
2.2.1 自然条件
2.2.2 水土流失
2.2.3 社会经济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方法
3.1 崩岗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方法
3.1.1 GPS RTK测量技术
3.1.2 GIS空间分析
3.2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研究方法
3.2.1 土壤性质测定方法
3.2.2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杨垄小流域崩岗参数汇总
4.2 杨垄小流域的崩岗分布特征及影响分析
4.2.1 崩岗形态和大小分布特征
4.2.2 坡度对崩岗分布的影响
4.2.3 节理走向和坡向对崩岗分布的影响
4.2.4 主沟坡降对崩岗形成的影响
4.2.5 流域位置对崩岗分布的影响
4.3 崩岗洪积扇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研究
4.3.1 数据预处理
4.3.2 属性数据库的设计
4.3.3 土壤性质的描述统计
4.3.4 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3.5 土壤性质的空间结构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5519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崩岗研究进展
1.2.1 崩岗的涵义
1.2.2 崩岗分类研究
1.2.3 崩岗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4 崩岗侵蚀过程研究
1.2.5 GPS和GIS技术应用
1.3 崩岗洪积扇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研究
1.3.1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研究
1.3.2 崩岗洪积扇区土壤研究
2 研究内容、区域概况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区域概况
2.2.1 自然条件
2.2.2 水土流失
2.2.3 社会经济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方法
3.1 崩岗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方法
3.1.1 GPS RTK测量技术
3.1.2 GIS空间分析
3.2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研究方法
3.2.1 土壤性质测定方法
3.2.2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杨垄小流域崩岗参数汇总
4.2 杨垄小流域的崩岗分布特征及影响分析
4.2.1 崩岗形态和大小分布特征
4.2.2 坡度对崩岗分布的影响
4.2.3 节理走向和坡向对崩岗分布的影响
4.2.4 主沟坡降对崩岗形成的影响
4.2.5 流域位置对崩岗分布的影响
4.3 崩岗洪积扇土壤性质空间变异研究
4.3.1 数据预处理
4.3.2 属性数据库的设计
4.3.3 土壤性质的描述统计
4.3.4 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3.5 土壤性质的空间结构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5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4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