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外源碳对土壤不同粒级颗粒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9 10:27
  本研究选择本底条件较一致的亚热带天然林(阿丁枫)、次生林(米槠)、人工林(杉木)、园地(桔园)为研究对象,采集阿丁枫、米槠、杉木、桔园植被下的土壤样品,通过加入经13C标记的外源碳残体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筛分分离获得游离颗粒有机碳(大颗粒游离颗粒有机碳、小颗粒游离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大颗粒中的粗颗粒有机碳、大颗粒中的细颗粒有机碳、小颗粒中的细颗粒有机碳)和矿物质结合态有机碳。测定各粒级组分质量百分比、有机碳、δ13C值,并测定土壤中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配规律和土壤酶的特性,及在有机物输入影响下的动态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4种不同利用土壤及加入外源碳土壤在不同粒级组分间质量百分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矿物质结合态有机碳(mSOC)>大颗粒中的粗颗粒有机碳(250c)>小颗粒中的细颗粒有机碳(53f)>大颗粒中的细颗粒有机碳(250f)>游离颗粒有机碳(LF)。不同土地利用间质量百分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LF呈现米槠>阿丁枫>杉木>桔园;250c呈现阿丁枫>杉...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有机碳分组
        2.2 颗粒有机碳
        2.3 土壤酶
        2.4 外源碳对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2.5 外源碳对酶活性的影响
        2.6 稳定碳同位素
第一章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内容
    1.1 试验地概况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4.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1.4.3 室内培养
        1.4.4 土壤有机碳组分分离与测定
        1.4.5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1.5 数据分析
第二章 土壤粒级组成
    2.1 试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2 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粒级组成
        2.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级的组成
        2.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粒级的有机碳含量
第三章 外源碳对土壤不同粒级颗粒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1 不同数量外源碳对土壤不同粒级颗粒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1.1 不同数量外源碳对游离态颗粒有机碳质量百分比的影响
        3.1.2 不同数量外源碳对闭蓄态颗粒有机碳质量百分比的影响
        3.1.3 不同数量外源碳对矿物质结合态有机碳质量百分比的影响
    3.2 不同质量外源碳对土壤不同粒级颗粒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2.1 不同质量外源碳对游离态颗粒有机碳质量百分比的影响
        3.2.2 不同质量外源碳对闭蓄态颗粒有机碳质量百分比的影响
        3.2.3 不同质量外源碳对矿物质结合态有机碳质量百分比的影响
第四章 外源碳对土壤不同粒级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4.1 不同数量外源碳对土壤不同粒级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4.1.1 不同数量外源碳对游离态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4.1.2 不同数量外源碳对闭蓄态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4.1.3 不同数量外源碳对矿物质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
    4.2 不同质量外源碳对土壤不同粒级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4.2.1 不同质量外源碳对游离态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4.2.2 不同质量外源碳对闭蓄态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4.2.3 不同质量外源碳对矿物质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
    4.3 用13C标记法研究外源碳输入对土壤组分的影响
第五章 外源碳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1 外源碳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1.1 不同数量外源碳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1.2 不同质量外源碳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5.2 外源碳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5.2.1 不同数量外源碳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5.2.2 加入不同质量外源碳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创新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6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46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7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