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古台地区不同营林模式土壤有机碳氮及腐殖质组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1 14:11
章古台人工固沙林地是辽宁省重要的营林基地,森林土壤有机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该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其经营人工林后土壤养分环境产生的变化,研究不同营林模式的人工固沙林下土壤有机碳、氮的分布规律,对指导当地营林工作和林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辽宁省章古台沙地人工林(三种模式为不同林龄、不同林型和不同密度)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地采样和实验室化验分析,对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及腐殖质组分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樟子松林龄的增加,林下土壤有机碳和氮含量呈显著增加(P<0.05),其中716 a阶段增长率缓慢,1634 a阶段增长速率增加,且34 a之后增长速度再次下降,55 a阶段樟子松土壤有机碳含量达到最高。不同林型模式中,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樟子松纯林(18.87 g·kg-1)最高,其次是怀槐樟子松(17.91 g·kg-1),榆树樟子松(17.54g·kg-1)。土壤全氮含量...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植被与土壤
1.2.2 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氮的研究动态
1.2.3 人工林土壤腐殖质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及供试土壤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供试土壤
2.2 研究方法
2.2.1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2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营林模式林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比较
3.1.1 不同林龄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
3.1.2 不同林型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
3.1.3 不同密度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不同营林模式林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储量垂直分布特征
3.2.1 不同林龄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变化
3.2.2 不同林型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变化
3.2.3 不同密度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变化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不同营林模式的林下土壤腐殖酸碳含量比较及品质特征
3.3.1 不同林龄林下土壤腐殖酸碳含量的变化及品质特征
3.3.2 不同林型林下土壤腐殖酸碳含量的变化及品质特征
3.3.3 不同密度林下土壤腐殖酸碳含量的变化及品质特征
3.3.4 讨论
3.3.5 小结
3.4 不同营林模式的林下土壤有机碳与主要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4.1 不同林龄林下土壤有机碳与腐殖质相关性分析
3.4.2 不同林型林下土壤有机碳与腐殖质相关性分析
3.4.3 不同密度林下土壤有机碳与腐殖质相关性分析
3.4.4 讨论
3.4.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759668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植被与土壤
1.2.2 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氮的研究动态
1.2.3 人工林土壤腐殖质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及供试土壤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供试土壤
2.2 研究方法
2.2.1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2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营林模式林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比较
3.1.1 不同林龄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
3.1.2 不同林型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
3.1.3 不同密度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不同营林模式林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储量垂直分布特征
3.2.1 不同林龄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变化
3.2.2 不同林型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变化
3.2.3 不同密度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变化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不同营林模式的林下土壤腐殖酸碳含量比较及品质特征
3.3.1 不同林龄林下土壤腐殖酸碳含量的变化及品质特征
3.3.2 不同林型林下土壤腐殖酸碳含量的变化及品质特征
3.3.3 不同密度林下土壤腐殖酸碳含量的变化及品质特征
3.3.4 讨论
3.3.5 小结
3.4 不同营林模式的林下土壤有机碳与主要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4.1 不同林龄林下土壤有机碳与腐殖质相关性分析
3.4.2 不同林型林下土壤有机碳与腐殖质相关性分析
3.4.3 不同密度林下土壤有机碳与腐殖质相关性分析
3.4.4 讨论
3.4.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759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5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