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防病促生的土壤功能微生物群落构建及培养条件优化

发布时间:2023-03-18 14:24
  化肥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物的产量,但是在长期且不合理的施用之下,就会导致一些很严重的后果,如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等,尤其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已经到了亟需治理的时候了。而与化肥相比,微生物肥料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绿色安全等优点。因此,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推广是符合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对施用于香蕉的多功能微生物肥料进行研究,以香蕉枯萎病病原真菌为靶标菌,分离筛选拮抗菌,并对拮抗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进行研究;通过与其他功能菌的组合培养,共同构建防病促生的稳定微生物功能群落,并对培养期间的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单因素实验确定培养条件的最优区间,再通过均匀设计实验得到最优的发酵条件,提高菌肥的肥效;通过盆栽实验,确定功能微生物群落对于香蕉苗的防病促生效果;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受到功能微生物影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结构分析,了解菌肥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情况。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以香蕉园的土壤和发酵食品作为拮抗菌的分离试验材料,得到131株细菌,以香蕉枯萎病病菌作为靶标菌,筛选出52株拮抗菌,以菌株4-z-3作为代表,发现其对八种植物病原菌都具有良...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微生物肥料概述
        1.2.1 微生物肥料的定义
        1.2.2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2.3 微生物肥料的分类与优点
        1.2.4 微生物肥料的理论基础
        1.2.5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菌株类型
    1.3 香蕉枯萎病的防治研究及应用进展
        1.3.1 香蕉枯萎病的简介
        1.3.2 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手段研究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1.4.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抗病的关系
        1.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拮抗菌分离材料
        2.1.2 主要培养基
        2.1.3 本实验使用的主要试剂
        2.1.4 PCR引物
        2.1.5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6 数据分析软件
        2.1.7 供试病原菌
        2.1.8 构建群落的菌株信息
        2.1.9 实验用抗生素
        2.1.10 盆栽实验香蕉苗
        2.1.11 盆栽实验所用的土壤
        2.1.12 盆栽实验所用的复合肥
        2.1.13 盆栽实验场地
    2.2 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2.2.1 拮抗菌的分离
        2.2.2 拮抗菌株的初筛
        2.2.3 拮抗菌株的复筛
        2.2.4 抑菌谱的测定
    2.3 拮抗菌的鉴定
        2.3.1 菌株的形态特征分析
        2.3.2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2.3.3 拮抗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4 抗菌物质的初步提取
    2.5 扫描电镜分析抑菌作用机理
    2.6 透射电镜分析抑菌作用机理
    2.7 粗提物对病原真菌细胞壁的影响
    2.8 功能菌株的拮抗共生实验
    2.9 菌株天然耐药性的检测
    2.10 菌株的抗生素标记
    2.11 功能菌群发酵稳定性分析
    2.12 培养条件的单因素优化
    2.13 功能强弱的测定
    2.14 均匀设计实验优化培养条件
    2.15 均匀实验中的功能强弱的测定
    2.16 盆栽实验
    2.17 盆栽实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17.1 菌肥防控效果统计
        2.17.2 菌肥对香蕉苗农艺性状的影响
        2.17.3 菌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18 菌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19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3.2 抑菌谱的测定结果
    3.3 拮抗菌的鉴定
        3.3.1 菌株的形态特征分析
        3.3.2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3.3.3 菌株的16S rDNA序列鉴定
    3.4 抗菌物质的初步提取
    3.5 扫描电镜分析抑菌作用机理
    3.6 透射电镜分析抑菌作用机理
    3.7 粗提物对病原真菌细胞壁的影响
    3.8 菌株拮抗共生实验
    3.9 菌株的天然耐药性
    3.10 菌株的抗生素标记
    3.11 功能菌群发酵稳定性分析
    3.12 培养条件的单因素优化
        3.12.1 初始pH值对菌肥功能的影响
        3.12.2 转速对菌肥功能的影响
        3.12.3 接种量对菌肥功能的影响
        3.12.4 碳氮比对菌肥功能的影响
        3.12.5 培养时间对菌肥功能的影响
    3.13 均匀试验优化培养条件
    3.14 不同处理对香蕉苗防病促生的影响
        3.14.1 不同处理的香蕉苗的病情指数和防控效果
        3.14.2 不同处理对香蕉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4.3 不同处理对香蕉苗的株高的影响
        3.14.4 不同处理对香蕉苗的生物量的影响
        3.14.5 不同处理对香蕉苗的叶片的影响
        3.14.6 不同处理对香蕉苗的茎粗的影响
    3.15 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5.1 不同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15.2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15.3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15.4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16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16.1 OTU分析和稀释曲线
        3.16.2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3.16.3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成分分析
        3.16.4 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聚类分析
        3.16.5 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分析
        3.16.6 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组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4. 讨论
    4.1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4.2 拮抗菌的抑菌机理
    4.3 稳定群落的构建
    4.4 菌肥培养条件优化
    4.5 盆栽试验
    4.6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 结论
6.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63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63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