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干暖河谷土壤细沟可蚀性垂直地带性差异
发布时间:2023-04-23 12:24
为探究以干暖河谷为基带的西南山地土壤细沟可蚀性垂直地带性差异,选择该区不同垂直带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林草地和耕地)下不同土壤类型(红壤、黄壤、棕壤和暗棕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V"形细沟模拟装置,分别进行6种流量(150,300,450,600,750,900 mL/min)和3种水文状态(排水状态、饱和状态和渗流状态)的模拟冲刷试验。结果表明:(1)该区土壤颗粒组成无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林草地的砂粒含量偏高,各土壤的颗粒含量差异在9%以内,所有土壤均为粉质壤土,但有机质差异较大,且随着海拔增加而增加;(2)土壤的细沟可蚀性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随海拔升高,林草地土壤可蚀性Kr值逐渐减小,相比于红壤,暗棕壤的Kr值减小幅度平均为47.74%,耕地土壤中黄壤略大于红壤,可能与人为活动强度和土壤熟化程度有关;(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林草地土壤Kr值显著大于耕地土壤Kr值,平均增幅为22.63%,这可能与有机质促进土壤抗侵蚀性能的提高有关;(4)不同近地表水文状态下,土壤的细沟可蚀性表现为渗流状态>...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2.2 干暖河谷土壤细沟可蚀性的垂直地带性
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细沟可蚀性
2.4 不同近地表水文状态下土壤细沟可蚀性
3 讨 论
3.1 海拔梯度对土壤细沟可蚀性的影响
3.2 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细沟可蚀性的影响
3.3 不同近地表水文条件对土壤细沟可蚀性的影响
4 结 论
本文编号:379971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2.2 干暖河谷土壤细沟可蚀性的垂直地带性
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细沟可蚀性
2.4 不同近地表水文状态下土壤细沟可蚀性
3 讨 论
3.1 海拔梯度对土壤细沟可蚀性的影响
3.2 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细沟可蚀性的影响
3.3 不同近地表水文条件对土壤细沟可蚀性的影响
4 结 论
本文编号:3799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9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