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滨海盐渍型水稻土供氮能力和酶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28 05:52
目前,我国北方寒地盐渍型水稻土已经成为了优质高产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但是,近年来由于化肥大量施用而忽视有机肥和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肥力,也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和江河湖泊,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开展水稻秸秆合理还田方式的研究,不论是对于生产还是环境都十分重要。本文以辽宁滨海盐渍型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向土壤中添加水稻秸秆制成的生物炭、普通水稻秸秆和腐熟水稻秸秆,进行室内长期恒温25℃培养,在培养30、60、90、180 d后取出,作为供试土壤。研究三种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滨海盐渍型水稻土理化性质、供氮能力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在培养期间,Z(水稻秸秆)、F(腐熟秸秆)、S(秸秆生物炭)处理的滨海盐渍型水稻土有机碳含量较CK显著增加(P<0.05),且S处理的水稻土有机碳含量最高。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在培养90 d后,滨海盐渍型水稻土氮矿化量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加,添加不同水稻秸秆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土壤氮素矿化作用。土壤氮矿化量多少与土壤有机质量有关。相同培养时间,不同处理土壤供氮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其中...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滨海盐渍型水稻土的特点
1.2.2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1.2.3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1.2.4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有机碳、全氮和pH的测定
2.4.2 土壤矿质氮的测定
2.4.3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
2.4.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土壤基础性质的动态变化
3.1.1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3.1.2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土壤全氮的动态变化
3.1.3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土壤碳氮比的动态变化
3.1.4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土壤pH的动态变化
3.1.5 讨论
3.2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的土壤初始矿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2.2 不同处理的土壤矿化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2.3 不同处理的土壤供氮能力的动态变化
3.2.4 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2.5 不同处理的土壤矿质氮含量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关系
3.2.6 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关系
3.2.7 讨论
3.3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1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3.2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3.3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3.4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3.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氮素矿化的关系
3.3.6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6107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滨海盐渍型水稻土的特点
1.2.2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1.2.3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1.2.4 不同处理的水稻秸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有机碳、全氮和pH的测定
2.4.2 土壤矿质氮的测定
2.4.3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
2.4.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土壤基础性质的动态变化
3.1.1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3.1.2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土壤全氮的动态变化
3.1.3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土壤碳氮比的动态变化
3.1.4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土壤pH的动态变化
3.1.5 讨论
3.2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的土壤初始矿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2.2 不同处理的土壤矿化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2.3 不同处理的土壤供氮能力的动态变化
3.2.4 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2.5 不同处理的土壤矿质氮含量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关系
3.2.6 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关系
3.2.7 讨论
3.3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1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3.2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3.3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3.4 添加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3.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氮素矿化的关系
3.3.6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6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836107.html